“专车”服务一旦形成市场,必然会产生与传统出租车的价格竞争。政府管理部门要顺应变化,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而不能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群体,在市场上设置路障。
针对出租车市场上出现的“专车”服务,近期多地城市交管部门表态,将其视为非法营运。8日,交通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专车”服务应根据城市发展定位与实际需求,与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传统客运行业错位服务,开拓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经营。交通部同时表示,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运营。
很明显,与一些地方交管部门的态度不同的是,交通部对“专车”服务总体上还是肯定的,只是禁止私家车参与其中。从总体上说,交通部的这个姿态是可取的。就在交通部表态后,北京市交通委表示正在研究投放约租出租车,满足市民对中高端出租车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举措。
与此同时,交通部又要求,“专车”服务要与传统客运出租车错位服务,实施差异化经营。按照这个思路,“专车”服务将与传统的出租车服务形成“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保障传统出租车的市场利益。但是,这在现实的市场中恐怕难以行得通。为了保障传统出租车的利益,可取的办法是规定“专车”的价格必须高于传统出租车,用价格来拉开差距。但是,现有出租车市场由政府规定价格的做法本身不符合由市场决定价格的要求,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目标,而“专车”服务一旦形成市场,它必然会产生与传统出租车的价格竞争。
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运营,同样是一种基于政府管理方便产生的思路,与市场自由发展的机制并不合拍。从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鼓励大众创业,因此,对于有意愿参与“专车”营运的私家车,从长远来看,政府或可以要求车辆和司机取得相应资格,而不是将其堵在市场门外。让符合条件的私家车投入约租营运,对于方便乘客、增加居民收入都能收到积极效果。
我国出租车市场的根本问题,在于政府管控产生的垄断与出租车市场的市场属性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一些城市交管部门对“专车”的打压本质上是为了保护垄断利益。目前,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确实面临困境,南京、青岛、沈阳三地新年伊始便出现了出租车司机罢运,要求降低“份子钱”。但交管部门为了保住垄断利益,却不愿向司机让利,上海甚至正在酝酿出租车涨价。新技术必然会倒逼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出现变革,最终打破目前的市场垄断,让消费者得到充分竞争之下产生的市场红利。这种积极效应已经在商业销售和金融领域产生,政府管理部门要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而不能为了保护既得利益群体的需要而在市场上设置路障。
来源 京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