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三公消费、治理“车轮上的腐败”,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关键议题。2011年,“双十八”新规成了公务车采购政策的分水岭,公务车市场内部开始重新整合。
2014年7月16日,作为全面开启公车改革的里程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新方案规定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政策,引起了各方关注。
新一轮的公务车改革将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受益于政策倾斜,自主品牌将会如何受益,又如何迎接这种变化?而许多曾经一直受公务车采购青睐的合资车型在各种限制之下,如何破局发展?在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后,如何做好基层公务员用车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解决基本用车需求?这又将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公务车改革新政发布百日之际,新华网将在11.5日隆重举办“公务车社会化发展新机遇”大型主题论坛,多层次、多角度探索公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开启的市场发展新机遇。
在政策层面,公务车在总量上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缩减,提高了使用效率,避免了公务用车使用的浪费,这是政府在倡导有效用车的积极尝试。
在企业层面,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看法和发展动向,新华网汽车频道在前期走进多家车企,通过高层对话、一线采访,感受国家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胆尝试下,公车改革带来的多重效益。公务车的要求在提高,自主品牌车企正在努力奋进,去满足新公务车时代的高标准要求。同时,政策的变化也激发了公务员群体的个性化消费,常规的公务配车转变为个人的购车行为,给市场带来新的转变与新机遇。随着公车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央与地方的大部分公务员将会进入私车市场,并带动租赁市场的发展。这对许多企业敞开了机遇的大门。车企们在做好公务员用车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中受益。
为了在解决公务员基本用车需求的过程中贡献力量,新华网将依托即将建成的30多家地方分公司,在论坛举办当日启动“我的公务车——地方化服务战略”项目,集媒体传播、舆论引导、信息资讯服务为一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推动公务员用车有序化、合理化进行。
来源 新华汽车
(编辑:林耿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