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1日的金陵晚报上,本报刊登的《“挂靠”资格证年入数万还能交社保》的稿件引来了不少考证族的关注,近日有市民致电本报称,其实很多考证族也是相当无奈,考证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工作需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南京开展的职业资格考试有近50项,其中90%以上考证者都是在职人员。
考证成本不低作用不大
市民陈小姐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说到考证她也有一些苦水想倒,“我看报纸上说别人考证还能赚钱,我们考的证书可赚不了钱,要耗费精力,还没啥作用。”
原来陈小姐在两年前,参加过培训,拿到了劳动关系协调师的证书,不过自从通过了考试,这张证书再也没有用到过。后来看到不少同事都去考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她也去考了一份。不过这张证书也只是躺在家里的抽屉里,再也没有用过。她说,“这些证书小企业不一定认可,大公司人家都认国际证书了,考到手的证书更像是鸡肋。”
陈小姐告诉记者,“现在的证书,种类繁多,但是很有用的,真的很少。能赚钱的更是凤毛麟角,考的人特别多,通过率特别低,培训费用特别高,还很费精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职工都有与陈小姐类似的经历,刘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他考到了计算机工程师证书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证。后者的培训费用就花了6000元,不过考到手之后,他感到用处不大,好在挂靠出去还能挣点钱,不然就“亏大了”。
亟须提高证书含金量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土地登记代理人、矿业权评估师、国际商务专业人员、注册资产评估师、企业法律顾问、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员、品牌管理师。
南京目前开展的近50项职业资格考试包括:投资项目管理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招标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药师、价格鉴证师等。
在采访中,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原本是为了提高职业水平,提升职业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成为类似于审批的职权,形成了部门、行业和协会寻租的利益链条。有的职业资格只要参加培训交钱,就可以顺利获得证书。”
该人士指出,加强证书质量管理、提高证书含金量,必须对职业资格认定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肖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