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汉举行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媒体通气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透露,2015年,该校将从2014年的10个省市招生扩展到11个,新增加了湖北省,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保持在330人。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迎来历史上首批332名本科生,这所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的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备受社会关注。丁仲礼在现场解密,揭开“黄埔一期”神秘面纱。
丁仲礼说,在国科大,首届12个本科班,都配有“双班主任”:一个科学家班主任,一个博士毕业的年轻班主任。科学家班主任是清一色的“科研国家队”——中国科学院12个研究所(中心/台)的掌门人。而在每一位掌门人的身后,都至少有一个“高大上”的国家级实验室。据介绍,“科教融合”是国科大最大的办学特色。国科大培养本科生的六大基础学院全部由中科院在京研究所承办。
国科大对这些“精英”的培养实行“学业导师制”。据介绍,学校遴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组成了一支400人左右的学业导师队伍供本科生选择。2014级本科生选择的173位“学业导师”,其中有33位两院院士。学业导师会从日常生活、课程选择、学习方法、科研实践上指导学生,并带领他们融入其领导的科研团队。
据悉,国科大为本科生设计了“三段式”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学习阶段为入学后一年半的时间内,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类课程。之后根据兴趣和学业表现,学生可以申请调整学业导师。第二阶段是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性课程。这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具体专业方向,确定专业导师。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学校将安排学生到与中科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修一学期,然后回到专业导师所在研究团队及实验室,一边参与“研讨班”式学习,一边做本科毕业论文。
丁仲礼直言:“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科学家。”(夏丽平 记者雷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