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这两天,至少有6位东莞朋友转发了一则消息:东莞中医医院昨晚会诊一名12岁男孩,小男孩昨晚突然鼻腔及消化道广泛出血,经检查发现患者曾吃过烤肉串,由于目前最常用鼠药的主要成分是抗凝药,现高度怀疑患者吃了含有鼠药的老鼠肉……不少信息源还显示是东莞某中学的校讯通。转发的朋友在评论里呼吁:“请帮忙扩散,别吃烤肉串了。”
出于职业敏感,笔者随即在网上搜索发现,“12岁男孩吃鼠肉烤串住院”的消息已经在昆明、贵阳、长春、上海,北京等10余个城市先后出现,无一例外,这些消息均被当地媒体证实为“谣言”。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这两天有朋友来东莞旅游,临行前问我“要不要带睡衣”,我疑惑。他解释说,网上看到东莞酒店发现很多艾滋病病例。带他吃日料的时候,他又跟我叮嘱,“吃生鱼片全身长满寄生虫”……这些都被证实是谣言,但朋友没有看到辟谣相关信息。
“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走遍大街小巷。”在谣言面前,人们有时根本不问有没有权威的信息源、有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毫无保留地相信了传言,并做出再也不吃××,再也不去××,一定小心××的结论。轻信那些谣言,某种程度是因为他们的期待在作怪。比如上述那则,不少家长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与对孩子健康的关注,都让这则消息符合他们所担心之处,自然轻易地被谣言击中。
而从传谣者的角度讲,为了使谣言广泛传播并引起恐慌,谣言的内容必须贴近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吃饭、睡眠等等。有网友分析说,一般在听说自己每日活动中存在“可能的危险”时,第一反应总会是“如何避免”,而不是“这个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所以,“微波炉会产生致癌物”、“食盐能抗癌”这类消息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引起关注,并呈现出爆炸式的传播趋势。有业内人士称,这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背后或有经济利益,或是扮权威引关注进而做隐性广告,或是黑竞争对手反推自身销售,总之,吸引关注是主要目的。
错误的信息会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其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在朋友圈随手转发时,也需要大家做好辨别。有网友支招说,如果你觉得朋友圈里这篇文章的结论让你很害怕,默认他就是谣言。然后去看发帖的微信号是谁;文章中结论是什么专家给的;文章的论证格式是专业还是花里胡哨。这样可以排除你至少90%以上被谣言欺骗的可能性。还有网友表示,“粉碎一个谣言最有效的方式,不外乎从它最明显的漏洞入手。”网友“haoshu2008”称“这些谣言95%以上经不起网络搜索,建议大家多动手”。此外,从文章语气上也能判别,如果一篇文章是出自专业人士的手笔,语气会带着习以为常的平淡感。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哪怕是绝症也不会大惊小怪。所以如果一篇文章里面充斥着各种叹号、语气词、形容词,那写这篇文章的人很可能不了解自己说的这个问题。
不少新闻工作者也有类似的体悟,越是爆炸性的、离谱的报料,越是要怀疑其真实性、设定这个爆炸性新闻是虚假的,再从多方去求证事件的真实性。因为人都会下意识地支持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果你先默认一件事情是真实的,那么以后就会跟着感觉走了。同理,朋友圈里越是颠覆常识的、越是吓人的、越是语气绝对的文章,越可能是谣言。因此有网友支招说,面对微信上这些文章,则也应该一律用挑刺的眼光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出漏洞,这样大部分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文章是漏洞百出的。假如你先被吓住,那么再看文章内容,就会越看越像真的。靳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