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东莞市科协主席连希波率队作客《阳光热线》。据介绍,东莞当前4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的比例达到了近九成,但存在高学历者少、知识更新或继续教育机会少,难以参加职称评定等问题。
现状:9成科技工作者45岁以下
东莞市科协2009、2012年两次对东莞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科技工作者以青年居多,4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的比例达到了近九成;学历结构以本科和大专学历占主体;近八成科技工作者分布在企业中;工作相对较为稳定,绝大部分认为目前工作可以发挥出专业特长,八成以上科技工作者有机会参与本单位的科研工作。
然而,其中高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科技工作者比重较全国数据偏少,无职称的科技工作者超过半数。
但调查也显示,科技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和与创新收益相联系的薪酬激励制度;近八成科技工作者认为职称晋升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科技工作者对参与学术交流活动需求强烈。
原因:私企多数不重视科技人才职称评定
是什么原因造成东莞市科技工作者整体职称低呢?一名网友留言透露了其中的症结。
网友无名草留言说,自己是来自东莞长安一家外资电子厂的一名新莞人,本科毕业已有10年,也是从事技术工作的。一直想评工程师,但咨询工厂的人力资源部门完全不懂,打电话给市人力资源部门又让他上网看文件。一来二去,评定职称的事情就这么拖延下来了。
东莞市科协主席连希波认为,不熟悉申报流程和无法及时获得申报信息是影响科技工作者职称申报的主要因素;而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或继续教育机会少,近半数科技工作者三年来没参加过任何培训,也造成了全市科技工作者整体职称水平低于全国。
东莞科技进修学院院长朱美珍解释,因为东莞有大量中小型非公企业,八成科技工作者都在企业工作,非公企业的老板多数不重视企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认可度问题。或者是由于人员流动性大,老板担心评定了职称人就更难留住。所以全市的科技人才职称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还有很多科技人才做得多、有成果,但不擅长写论文也影响了职称的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