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周欢)继4月底惠州市惠阳区成立了全省首家“中介超市”(中介服务中心)后,惠州日前决定成立市级的“中介超市”。12月1日起接受数据库入驻申请,有意在惠州开展业务且符合资质范围的全国中介服务机构均可申报。据了解,这在全省地市中也属率先之举。
“超市”12月底正式开放
为规范选取中介机构行为,压缩行政权力寻租空间,今年4月29日,惠州市惠阳区成立了“中介超市”,72家中介机构集中进入惠阳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凡是当地政府投资项目在行政审批环节中需要中介机构服务的,除需公开招投标或项目有特殊要求外,一律采取摇珠的方式选择中介机构。而对于社会投资项目,项目业主既可以像逛超市一样在“中介超市”中选择中介机构,也可以委托该区行政服务中心采取摇珠方式进行随机选择。
与惠阳的“中介超市”有所不同的是,惠州市“中介超市”以网络为主、实体为辅,摇珠确标前的所有步骤都在网上进行,面对面到背靠背将一步到位。
记者从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和惠州市委宣传部获悉,惠州市“中介超市”12月1日起接受数据库入驻申请,计划于12月底正式对外开放。首批入驻的中介服务机构涉及工程项目咨询、工程勘察、土地评估、交通工程监理、测绘等21种类型。
一事一招,限制部门权力
惠州还将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窗口。“建立‘中介超市’也是对公共资源交易的补充。”惠州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要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需要一定的额度,而中介服务中有很多达不到公共资源交易的额度标准,造成管理难、行业恶性竞争等。而“中介超市”则没有额度的要求,其公开招投标模式的建设理念,打通了中介服务管理难的“最后一公里”。“过去,我们的一些政府投资项目需要进行环保评估、水土保持评估、节能减排评估、施工图设计等,但尚未达到需要招投标的标准,基本由职能单位自行选择中介机构,客观上形成了垄断局面。”惠州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一些城市,部分中介机构成了部门权力、资源的延伸体,有的成了“二政府”。“中介超市”实行一事一招,可以限制部门权力。同时,也可以遏制中介机构的恶性竞争。
“很多中介机构在项目区域‘独此一家’,多长时间办完、收多少钱,都是‘这一家’说了算。”在惠州经营房地产的一家外省开发公司的负责人郑先生对惠州的“中介超市”很是期待。北京一家路桥设计公司的负责人方先生对惠州的网上“中介超市”也很感兴趣。他说,有实力和优质服务就有希望拿到项目,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