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省公安厅打击制贩假烟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了一批缴获的假烟。曾强 摄
省公安厅根据前期工作中掌握到的假烟丝从粤北不断流入粤东的情报,成立“粤北一号”打击假烟专案组,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在省、市烟草部门密切配合下,于11月20日组织10市公安机关展开统一收网行动,打掉20多个犯罪团伙,侦破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案件31宗,抓获141人,刑拘71人,捣毁窝点56个,查获制假烟机35台,总涉案金额达1亿多元,实现了对假烟犯罪“产、供、销”全链条打击。10日上午,省公安厅通报了这一行动战果。
●南方日报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曾祥龙 孙祥美
假烟丝从粤北流入粤东
今年8月28日,公安机关在韶关浈江区一处废弃的厂房里查获一个制假烟窝点,1200平方米厂房里堆满烟叶,民警随后又在附近查获了两个假烟仓库。面对近200吨烟丝烟叶,民警感到案情重大。
这些烟丝烟叶从哪里来?要运到哪里去?围绕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假烟丝从粤北源源不断流入粤东。为此,省公安厅成立“粤北一号”打击假烟专案组,以抓获的韶关“8·28”烟丝案逃犯为突破口开展扩线侦查工作,在省、市烟草部门密切配合下开展侦查工作,研判出一批有假烟犯罪重大嫌疑的重点人员。
10月29日,省公安厅经侦局召集10个重点市公安机关在揭阳召开“粤北一号”假烟系列案件协调及线索交办会,部署各地迅速落地查控,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省公安厅将收网时间定在11月20日。当天,省公安厅组织广州、汕头、韶关、东莞、梅州、湛江、揭阳、汕尾、河源、珠海等地公安机关统一收网,一举打掉20多个犯罪团伙,涉及假烟丝、烟标、烟支、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侦破100万元以上案件31宗,抓获141人,刑拘71人,捣毁窝点56个,查获制假烟机35台,缴获假烟、原辅材料价值4202.43万元,涉案金额1亿多元。
作案人员地缘特征明显
省公安厅经侦局局长黄守应介绍,当前假烟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作案时间具有季节性特点,在卷烟销售旺季前期制假较为突出,往往利用节假日、晚上进行生产,以逃避打击和监管。二是作案地点较为隐蔽,制假窝点多数设在偏僻山林、地洞、渔船、货车、出租屋、社情复杂的村庄以及区(县)交界地带。三是作案人员具有明显的地缘特征,卷烟制假老板主要为福建云霄、诏安,广东潮州饶平、汕头潮南籍人员,技术师傅以湖北、湖南籍人员为主,制假工人主要以福建和其他外省籍人员为主,目前还发现越南籍人员参与制假。四是犯罪地区分布特征明显,假烟生产加工主要在粤东地区,利用物流中转分销假烟主要在广州及周边地区。
针对以上犯罪态势,省公安厅经侦局与省烟草专卖局加强信息研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联合打击整治行动。今年1-11月,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涉烟犯罪案件644宗,破案430宗(同比增长52%),抓获1099人,刑拘869人,执行逮捕479人(同比增长53%)。省公安厅经侦局与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开展联合督导15次,联合督办案件14宗,全省公安、烟草机关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91次,查处窝点118个,烟机90台,查获假烟约17800万支、烟丝烟叶约1005吨、卷烟纸约24吨、滤嘴棒4200万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