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龙晨《深圳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本月起开始实施。深圳将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让在突发意外事件中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急救费用等“三无”病人,不会因为没钱而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
目前,深圳134家医院每年非医方责任医疗欠费近1亿元,其中急救费近1000万元。深圳市卫计委介绍,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就是从制度层面建立对无负担能力患者急救医疗费用的保障、救助机制,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应支付的医疗急救费用承担保障责任。救助基金系将原来市区两级红十字会管理的医疗救助专项资金进行整合,设立市一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各区不再设立。红十字会原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对突发事件、意外事故中需要急救的患者的欠费补偿职能,将直接转移到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除急救之外的其他治疗环节中无经济支付能力的患者欠费的补贴,则按深圳市卫生事业投入财政保障方案解决。
该基金以市本级财政投入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深圳市卫计委表示,即日起需申请救助的市民可在深圳市政府在线、市财政委、市卫计委网站查询细则。市卫计委近期将公布承办机构地点、名称、联系方式,通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交、申报资料,同时成立基金监管委员会。
三大要点
基金救助对象包含哪些?
在深圳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以及捐款人指定要求给予资助的患者。除上述支付对象外,还可统筹用于支付重大传染病、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造成的急危重伤病患者。
对于无法查明身份的患者急救产生费用,由基金支付。而其他患者拖欠的急救费用先由相关责任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公共卫生经费、工伤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等渠道支付,若上述渠道支付有缺口则由基金支付。
民营医疗机构能否申请?
该基金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无论公立医疗机构还是社会举办的医疗机构,经审核只要符合条件、规定的均可申请基金支付,以支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主动担负公共职责,发扬救死扶伤精神。为加强基金支付准确性、公正性,深圳市卫计委须组织由医学、财务专家组成的第三方审核小组,对资料进行核实鉴定,出具专业意见。
如何监管基金公正使用?
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核算,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该基金由卫生部门具体管理,成立由深圳市卫计委、财政、公安、民政、社保、公立医院管理、红十字会等部门代表,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组成的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强化基金的管用分开和社会监督。深圳卫计部门将每季度向监管委员会报送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基金收支结余报表。每一年度则将上一年度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基金收支结余表报送监管委员会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