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uploads/allimg/141103/10403615C-0.jpg)
“世界最大的经济威胁来自欧洲。”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这样描述。
2014年,全球经济状况着实让人“捏一把冷汗”:日本在“安倍经济学”的带领下苦苦挣扎;最大新兴市场中国GDP增速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埃博拉病毒又给西非带来了重创;英美两国经济也在艰难中前行。
更糟糕的是,并非只有《经济学人》看衰欧元区。
数据编制机构Markit公布的调查显示:欧元区企业10月表现好于预期,经济或许距离再度萎缩又远了一步,但是产品价格再次下调,市场人士对于未来的乐观情绪降至逾一年来最低。
Markit首席分析师Chris Williamson对路透社记者表示:“综合PMI(采购经理指数)上升,但有迹象表明指数可能开始再度恶化,比如最令人担忧的新订单分项指标的下滑。”
Williamson补充道:“这是自金融危机最严峻阶段以来,我们所看到的最急剧的价格降幅,物价走向不对,这将引发通缩忧虑。”
据法新社消息,欧元区9月份的通胀率报0.3%,远远低于欧洲央行略低于2%的通胀率目标。
10月24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发出警告称,欧元区的经济危机已经进入“顽固的经济增速疲软阶段”。标准普尔认为,这是欧元区经济危机的新阶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Thomson也对美联社表示,欧洲经济增长预期面临下行风险。
路透社称,最近几个月,法国经济的糟糕表现已经使得市场戏称其为欧元区“病夫”。据法国央行表示,今年前两个季度法国GDP均陷入停滞,而第三季度法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仅为0.2%。
资本外流加剧
由于经济低迷和通缩风险加大,欧元区正面临大规模资本流出,其中欧洲债券资金流出规模创历史最高记录。
美国金融网站Market Watch援引高频ETF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美国投资者继续大规模抛售欧洲股票。
事实上,不单单是外国人抛售欧洲资产,欧洲本地资本似乎也在外逃。根据周一公布的投资组合流向数据,过去3个月欧洲的固定收益资产出现199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资本流出。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George Saravelos指出,欧洲资本外逃、大规模购入外国资产将导致欧元继续下跌。他预计,欧洲资本外逃的现象将延续到明年甚至持续更长时间。
法新社在报道中也提到,最让欧洲困扰的将不是“长期停滞”或者“常态化”,面临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本流出才是严重危机。
该策略师在报告中使用了“Euroglut”(欧元过剩)来形容欧元区面临的问题。报告指出,欧元区因危机导致内需不足,以致出现了创纪录的经常账户盈余。这显示人们宁愿进行储蓄,而不是投资未来的机会。
英国《卫报》在评论文章中援引Saravelos的观点认为,欧洲经常账户盈余可以达到4000亿美元/年,超过中国在上个十年的水平,如果继续扩大下去,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历史上最大的盈余,大量盈余意味着欧洲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资本输出地,欧洲将主导接下来几年的全球资本流动方向。
银行转型阵痛
无需赘言,当经济遭遇寒冬,银行业显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卫报》评论认为,更糟糕的是,银行业还正处于被互联网迅速改变的进程之中——新兴借款方式正在颠覆传统的金融模式。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欧洲银行业的阵痛是躲不过的。
相比英国和美国的银行,“欧元区银行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更多急剧增长的坏账。但是,他们将无法从市场上获得需要的资本,没有人会愿意把钱给他们。”《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消息称,当地时间10月26日,欧洲央行公布了欧元区银行业全面审查与压力测试结果,130家受检欧元区银行中105家通过压力测试,25家银行未能通过测试。欧洲央行对测试结果表示满意,认为该结果有望增强公众对欧洲银行业的信心。
25家未通过压力测试的银行来自11个国家,多数来自南欧,其中意大利有9家,塞浦路斯和希腊各有3家,德法也各有一家银行未通过测试。不过,一大利好消息是,此次没有一家主要欧元区银行沦陷。
该报道解释说,测试主要标准是银行是否达到8%的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在经济极端恶化情况下,满足5.5%的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在模拟的危机情况下,所有受检银行的资产缩水2630亿欧元。25家未通过测试银行的资金缺口达250亿欧元。由于测试在过去12个月里进行,因此有12家银行期间已经填补了150亿欧元缺口资金,另外13家需要在未来6至9个月内补齐缺口资金,否则需要政府为其填补资金。
Market Watch专栏作家莱恩认为,“在现实当中,神志清楚的人没有谁会去想投资一家欧元区银行”。而在眼前的局面下,他们又注定只能寻求政府的救援资金,而这恰恰是欧洲金融市场最不愿意看到的。
他进一步分析说,新一轮的政府救援,这对于欧元区本身而言又是一个悲剧。大多数政府都已经因为债务水平过高而焦头烂额,而且通货紧缩还意味着他们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银行或许可以得到救援,但这只是将破产的风险从银行转移到政府身上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