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制造业数据不及预期及利比亚增加原油产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在2月实现月度增长之后,于3月2日再度走低,盘中一度下滑约1%。
据路透社报道,3月2日开盘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下跌52美分至每桶62.06美元,跌幅超过8%;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下跌49美分至每桶49.27美元,跌幅近1%。不过,在午后交易时段,油价跌幅有所减小。
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对石油需求起到了抑制作用。中国官方3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荣枯线以下,说明当前经济减速问题仍然突出。此外,中国人民银行2月28日晚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在两会前降息,释放稳增长的强烈信号。澳新银行表示,预计中国将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至7%,低于去年的7.5%。
另一方面,利比亚石油生产的回升再度推高了原油供给量。据JBC能源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月石油产量下滑,其中伊拉克和利比亚降幅突出。但目前利比亚已恢复原油产量至每天40万桶以上,重新给原油市场供需基本面造成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