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东莞模式”调查
来源:新华网 编辑:肖烨 2015-01-15 10:05 |
10部原创剧获9个大奖,音乐剧如何走向市场?——中国音乐剧“东莞模式”调查
新华网广州1月14日电(记者 陈冀)8年创编10部原创音乐剧,在全国上演700多场,平均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获国内外重要奖项超过9个……东莞,不仅是“世界工厂”,如今她还盛产“音乐剧”。
音乐剧如何从这里走向市场?正值第四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期间,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发现,尊重文化艺术发展规律与市场规律的“五合一模式”,即“政府扶持、指标监管、企业承办、项目办团、院线营销”,正是东莞打造“音乐剧”的成功之道。
8年10剧9获大奖 东莞打造“音乐剧之都”
本届音乐剧节期间,东莞原创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场场爆满,不少珠三角观众驱车赶来。这部诠释无私母爱的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已在全国演出160多场。
自2007年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8年来,东莞创编了《蝶》、《爱上邓丽君》、《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等10部音乐剧。
同时,莞产音乐剧还先后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等国内外9个重要奖项。
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王祖皆将此称之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东莞现象”。
“诞生音乐剧的英国工业时代与‘制造业名城’东莞的城市特质很相似,这使得本土原创成了莞产音乐剧最鲜明的标签。”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周汉标认为。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满新颖告诉记者:“音乐剧期间,我明显能感觉到东莞观众对音乐剧的喜爱与尊重。如《六号车间》讲述打工一族故事,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场。‘为人民而歌唱、关注当下思潮’,音乐剧紧跟市场自然受到大众喜爱。”
探索“五合一模式” 借市场之力让音乐剧行之高远
免费提供排练场地、补贴剧目参赛费用、奖励获奖作品……政府的大力扶持是莞产音乐剧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唯有市场的力量才能使音乐剧生根开花、行之高远。
莞产第一部音乐剧《蝶》投资6000万元,在北京、上海、韩国等地巡演近200场,不仅收回4000多万元票房,还先后斩获多个国内外大奖。
而第十部音乐剧《下一个出口,望牛墩》,则完全走市场路线,门票一张不送、提前近两个月做场外布置、还设计生产了衍生产品等。
“从第一部到第十部,东莞已形成‘政府扶持、指标监管、企业承办、项目办团、院线营销’五位一体的原创音乐剧模式,但其红线是始终坚持培育市场机制。”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指出。
“指标监管”,是政府通过合同约定,要求创作基地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作品数量、演出场次等;“企业承办”,是由松雷、保利等公司具体负责创作基地的资金投入、生产营销、运作管理并自负盈亏;“项目办团”,即围绕音乐剧创作项目招聘演员、组建艺术团队,项目完成后团队自然解体;“院线营销”,则是通过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所掌控的国内舞台艺术院线系统和覆盖全国的票务网络体系,按市场规律组织营销,把东莞原创音乐剧作品推向全国、推向海外。
“高品质、低票价”是东莞坚持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与一些大型音乐剧动辄上千元的票价相比,本届音乐剧节13个剧目,最高票价380元,最低票价仅需30元,有些剧目还实行免费进场观看。
莞产音乐剧正在改写中国音乐剧版图
去年莞产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亮相韩国大邱国际音乐节时,大邱市长权泳臻称赞,“这部音乐剧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
知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表示,莞产音乐剧改变了人们对中国音乐剧的印象,也改写了中国音乐剧的版图,东莞与北京、上海一起构成音乐剧的“北上莞”版图。
而莞产音乐剧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东莞的生活习惯和城市形象。“在东莞,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请人出汗不如请人进玉兰剧院。有钱请人吃饭只能算是土豪;而有心请人进玉兰剧院,才算是文化人。”潘新潮说。
浓烈的音乐剧文化氛围,也吸引了三宝、李盾、影子等一大批国内顶尖的音乐剧创作团队落户东莞,并在东莞组建了3个“国字号”的中国音乐剧创作基地,为莞产音乐剧的创编生产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