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自贸区有望近期获批 天津广东福建或入围(3)
来源:新京报 编辑:肖烨 2014-10-29 09:15 |
■ 市场反应
自贸区概念股冲高回落
新京报讯 (记者白金坤)周二,A股一扫本周一大跌的阴霾,大盘在券商股、高铁股、核电股、自贸区等强势板块的带动下,高开高走,强势反弹,沪指最终收复2300点。截止到收盘,上证综指上涨2.07%,收于2337点,创8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周一,习近平强调,对上海自贸区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
受到此消息的影响,早盘,天津自贸区概念股跳空高开,天津海运强势涨停。天津港、海泰发展、滨海能源等多只天津本地股上涨超过5%。粤港澳、海西自贸区的概念股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去年的上海自贸区行情中,上海物贸作为第一梯队龙头股整体涨幅超过300%,而被市场津津乐道。此外,外高桥在复牌之后收获了连续12个一字板,也让投资者垂涎不已。在第二批的自贸区审批中,哪些个股将会从中受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位私募的投资总监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去年上海自贸行情以来,市场对于谁会是下一个的猜想从来没有间断,天津自贸区、粤港澳等相关概念股也反反复复被炒作,其实股价已经被炒高。另外,上海毕竟是第一个获批的自贸区,后来者的炒作热情都不能与上海相比。因此投资者应该谨防里面的资金借利好出逃。
从周二的市场反应来看,的确有获利资金出逃的嫌疑。天津海运周二开盘封上涨停之后,随后又被打开,全天维持高位震荡,直到收盘,才又勉强封涨停。而其他自贸区概念,竟无一例涨停,大多数个股遭遇冲高回落。在大盘周二普涨的环境中,显得多少有些后劲不足。
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第一轮上海自贸区炒作更多是概念型炒作,非理性的因素更多,相比第一轮炒作,今后会趋于理性。长期来看,港口股、物流股,以及在自贸区内拥有土地储备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红利溢价”。
■ 专家看法
张莉:多点设立自贸区是必然
新京报讯 (记者李蕾)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张莉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对试点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缺少增长点,自贸区是政策高地,很多地区希望通过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以及引进外资带动该地区甚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自贸区最大的利好。
张莉认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讲,选择多个点设立自贸区是必然的,自贸区的选择要从国家战略上考虑,需要国家顶层设计,自贸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试验,然后复制经验推广至全国。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有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分别对应的是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这些地方优势明显,对本区域的带动作用大。
自贸区扩大首先对于入选试点的地区来说利好,比如,广东制造业的发展目前面临瓶颈,如果设立为自贸区可以结合港澳优势,引进国际大的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再以福建为例,福建近年来没有新的增长点,两岸效应不是特别明显,很多台商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如果设立自贸区,可以主打两岸合作,吸引更多台商。天津可以借势吸引北京的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电子商务。这三个地区设立自贸区都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自贸区会扩大,但是自贸区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太多,一个国家一般不会超过5个,如果自贸区太多,就不是带动作用了,而是形成政策利差,产生不公平竞争的状况。所以未来会有几个自贸区带动区域发展,将先进经验复制到全国,但绝大部分地区还是按照自己本身的情况来制定规划和发展。”张莉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