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普,通讯员黄穗,实习生司徒泳灵报道:22日下午,广州市卫生局召开广州市登革热情况通报会,会上透露不久前广州出现两例登革热死亡病例,两人均为老人。为应付大量登革热病人出现,现在广州市二级以上有感染科的医院都是登革热普通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对于轻微登革热病人,广州市卫生局首次公布登革热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健康防护指引。
目前,广州市还加强医院门诊、急诊管理,确保不误诊、不漏诊。发现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和重症登革热病例,要进行院内专家组会诊,对登革热重症病例采取“就近治疗、就近转运”的原则,既有利于病人的救治,也有利于减少转运过程的风险。
广州市卫生局希望新闻媒体对医疗单位收治登革热病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如果广州市二级以上有感染科的医院发生推诿收治登革热病人的情况,请媒体给予曝光;市民群众也可以向12320卫生热线举报。
市八医院:已收治15重症患者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专门收治全市登革热重症病人的医院,目前这个医院收治了199名登革热病人,其中15名为重症病人。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尹炽标认为“登革热疾病,是常见的传染病,几乎每年都有。今年登革热重症病例要比往年多,主要原因是今年登革热病例数多了许多,约比往年多十倍以上。今年全省已有6000多病例。”
他同时也认为“重症病比例相对并不高,重症病比例约为100%,甚至不到100%。”
他透露,近期广州已出现两例的死亡病例,一位是70岁的老人、一位是80多岁的老人。“他们分别有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登革热加速原有基础病病情导致死亡。”
他表示,广州救治登革热能力很强,实行重症病人集中收治,一旦出现危重症会组织全市专家会诊。他说:“登革热可防可治,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一般一周到十天左右就可治好,无需惊恐。”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呼吸道疾病、肾功能不全、肥胖、婴幼儿、肝硬化等人得了登革热比较容易演变成重症。另外,二次感染也容易引起重症。
登革热祸首:本地花脚蚊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昨天在说:“广州的登革热是由本地常见花脚蚊引起,想不得病,要防蚊灭蚊。”家里装纱门纱窗,定期买杀蚊虫的喷雾,出外可以喷一些蚊怕水,穿长衣长裤,白纹伊蚊喜欢在屋内屋外的环境中孳生,家中的水生植物、花盆托盘,阳台、天台的可积水容器(汽水瓶、花盆、轮胎),都可以是孳生蚊子的地方,应该定期清除。
有人阻挠登革热防疫工作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在发布会上指出,现在仍有个别人不配合、阻挠登革热防疫工作。他说,8月15日,越秀区东山片区开展周五统一灭蚊行动,区疾控中心大型消杀车在梅华街共和苑小区实施灭蚊作业时,有人从2楼扔砖块砸消杀车。当街道防疫人员来到一住户家中帮助清倒花盆积水时,被人从后面拍砖。
9月11日,防疫人员来到某医院在建工地及较场西路某工地进行灭蚊,遭到两工地负责人拒绝。
9月17日,越秀区寺右马路一间幼儿园内有一名学生出现登革热病情,东山社卫中心与幼儿园联系后,该幼儿园保健员拒绝社卫中心、疾控中心人员入园进行疫情处理。社卫中心工作人员对广州动物园内现场进行成蚊监测,动物园工作人员不予配合。
9月21日,中山一路151号某集团拒绝社卫中心在其范围内开展成蚊监测工作。
广州部署登革热疫情防控治工作
动员市民灭蚊 做好病例诊治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林、通讯员史伟宗报道:22日上午,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全市登革热疫情防控、疾控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总体方案》,部署做好下一步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前阶段全市登革热疫情防控、疾控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分析了当前登革热疫情情况,就做好下一步登革热“防”、“控”、“治”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各区(县级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落实防控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和疫情分析研判,做好病例诊治,加大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动员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加灭蚊行动,全力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广州12区都已出现登革热疫情 广东3天新增1289例登革热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粤康信报道:广东登革热疫情继续严峻。省疾控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9月22日零时,全省共报告6089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广州市有5190例(含2例死亡病例),佛山市有622例。而在9月19日零时,全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为4800例。也就是说,在短短的3天内,广东新增了1289例登革热病例。
据介绍,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市为登革热疫情高风险地区。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已在12个区出现。
省疾控中心表示,全省各地正积极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如广州市南沙区疫情控制目前已初显成效,疫情趋缓。上述的一些其他地区蚊媒密度仍处高风险,登革热有区域性扩散的风险。随着病例的增加,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风险也加大,特别提醒年长者、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尤应警惕登革热,及早就诊治疗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风险。
省疾控中心抽查重点地区蚊媒监测结果显示: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萝岗区永和街、海珠区江南中、黄埔区长洲街、白云区江高镇、从化鳌头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里水和狮山、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村、容桂街道朝阳居委、北滘镇西滘村、陈村镇的弼教村、赤花居委和仙涌村、乐从镇的大罗村、劳村村和水藤村、杏坛镇吕地居委;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怡福怡兴苑;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翠微居委会;中山市石岐康华社区、开发区的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和沙边、沙溪镇龙瑞社区、三乡镇平南。
22日,省政府应急办、省疾控中心已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居民注意登革热疫情。“预防登革热最佳方法是防蚊灭蚊。”疾控专家呼吁,市民齐动手,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若出现突发高热、皮肤潮红和头痛肌肉骨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诊。如欲了解更多登革热防控知识,请关注“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东莞登革热病例由广州输入 未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聪报道:广州目前已报告数千例登革热病例,毗邻不远的东莞也未能幸免。22日下午,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通报称,近两周东莞全市连续发生数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所有病例的感染地均为广州。截至当日,所有的输入性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据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22日下午透露,截至9月18日,东莞的登革热病例还只有几例,但从上周末开始,病例数明显上升。目前,市人民医院、太平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都送来了不少样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是登革热病例。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疫情发生后,市卫生计生局迅速组织市疾控中心、相关镇街、收治医院隔离病人、开展病例搜索和蚊媒密度调查、对病家周围100米范围内开展灭蚊和清除孳生地行动、加强对可疑病例的监测。“截至目前,全市无本地感染病例发生,所有的输入性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发病数居前五的街道
●广州市发病数较多的街道:
番禺区洛浦街、越秀区东山街、越秀区梅花村、白云区松洲街、越秀区大东街。
●佛山发病数较多的街道:
南海区桂城街、里水镇、大沥镇;顺德区乐从镇和陈村镇。
●其他地市发病较高的街道:
中山沙溪镇、西区、民众和古镇;江门江海区礼乐街道;珠海香洲区拱北街和前山街。
广州首次公布居家隔离指引
登革热主要表现为发热、骨骼肌肉痛,全身出现皮疹等临床表现,一旦感染登革热,登革热病毒可能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给家人、邻居、同事或朋友。因此,如果感染了登革热,临床症状较轻,未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建议在发病期间应做好居家隔离防护措施,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一、要做好家居环境的防蚊灭蚊。可采取市售杀虫剂对居家室内外环境进行灭蚊,要查看家里有无蚊媒孳生地,蚊子长在水中,比如是否种养富贵竹、万年青等水生植物,阳台、天台、房前屋后是否闲置有积水容器,花盆托盘等,如有应该及时进行清理。睡觉一定要使用蚊帐,家里可通过安装防蚊纱门纱窗加强防蚊。
二、患病期间尽量不要外出,休息要注意驱蚊,发热可采用冰敷等物理降温的方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药物进行降温,避免引发出血。
三、居家隔离期间应多休息,注意营养,多喝水、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果汁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一旦发热持续三天多未退,出现出血、皮疹和病情加重等表现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五、家人应做好防护,使用驱蚊剂,尽量穿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六、登革热相关预防控制知识可拨打12320进行咨询。
布雷图指数
布雷图指数高于20,或致登革热流行
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孓)孳生的容器数。“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则属于安全范围;指数高于20,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广州市各疫点蚊媒密度评估
9月21日,全市疾控机构共对131个点进行蚊媒监测,其中44个点密度达到控制要求,各区蚊媒密度较高的2个点分别见下表。
全省6089例病例 广州占了近九成
登革热凶猛 广州两老人死亡 病人请住院隔离
“1991年出现过登革热死亡病例后,广州今年再现登革热相关死亡病例。”昨日,广州市卫生局召开防控登革热工作新闻通报会,会上确认,日前两位老人因患登革热,加重了基础病导致死亡。据介绍,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数节节攀升,感染人数已达5190例,而对全市131个点进行蚊媒监测,发现87个点不达标。为进一步防控疫情,市卫生局指定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为收治医院,指定重症病例收治医院,成立了登革热临床救治专家组。同时明确要求:登革热病人要尽可能住院隔离治疗。
市八收治15例重症病患
“疫情还在上升,目前,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表示,正加强监测和疫情分析研判,制定实施专项工作方案,实施全市疫情及蚊媒密度监测情况每日通报制,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全面分析和研判,提出防控对策。
“我们医院目前收治199名较重登革热病人,另有15例重症病患。”市八医院院长尹炽标表示,全市较重登革热病人集中在市八接受治疗,“但市民不用恐慌,据统计,登革热重症病例只占万分之三,轻症患者应该就近治疗,住院隔离”。
“老人和小孩子容易患重症。”杨智聪指出,目前出现两例死亡病例,都是超过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本身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感染登革热后,加重基础病发作。
杨智聪提醒,一旦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市民应该立刻就近就医。“我们建议登革热病人都住院隔离治疗。”杨智聪说,正加大对医疗机构传染病诊治、培训落实情况的督导和执法情况,督促各收治医疗机构加强对登革热病人收治病房的改造,完善纱门纱窗的安装,加强院内防蚊灭蚊工作,严防疫情院内传播。
另外,记者从市妇儿医疗中心了解到,迄今已收治5例登革热患儿,其中两人病情较重,但均已顺利康复出院。而广医荔湾医院也透露:“收治了两例患儿,年龄分别是7岁和9岁。病情稳定。”这两家医院均告诉记者,在病床紧张的情况,给患儿均准备了单间,治疗期间24小时呆在蚊帐内。
居委上门灭蚊遭居民拍砖
“防控很难做,许多社区、单位、居民不配合!”昨日,杨智聪还向媒体诉苦称,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光是政府、居委、城管委去干也没有用,只有每个单位、一家一户每一居民都动起来,才能够很好地控制疫情。但是,不配合的情况还是相当多。他透露,一次居委工作人员到居民家院落中清理积水时,被一名老年居民从后往背上拍砖,“不是网上拍砖,而是切切实实的一块砖头。像这样,我们怎么开展防控?”
通报会上,杨智聪曝光多个不配合灭蚊工作的单位和小区——
8月15日,越秀区疾控部门大型消杀车在梅花街共和苑小区灭蚊时,被居民从2楼扔砖块砸车;
9月21日,大东街消毒站主动联系省人民医院在建工地及较场西路8号工地进行灭蚊,遭到两工地负责人拒绝;
9月12日,社卫中心工作人员到广州动物园现场进行成蚊监测,出示工作证后,动物园工作人员仍然不予配合;
番禺区洛浦街的学校、工厂未落实滋生地清理和成蚊灭杀工作,成蚊密度、滋生地数量都远远超过国家标准。
还有部分区街的工作人员也不配合工作。杨智聪介绍,市里的疫情防控评估组到白云区夏茅村调查时,负责带路的协警走到要进行入户调查的片区,一屁股坐在路口,说整个片区都没有人,让工作人员直接问路人调查,拒绝配合入户;荔湾区多数居委评估时也以人手不够为由,不带评估组入户;黄埔区大沙街居委也有不配合情况。
杨智聪说,登革热可防可控,但需要每个市民、每家单位都积极配合。
副省长林少春: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新快报讯 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继上月22日调研后,副省长林少春昨日再赴广州市调研登革热防控工作。他指出,全省防控效果还不够理想,部分区域蚊媒密度仍较高,疫情蔓延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有待加强。
他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强化重点地区的消杀防控工作。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收治登革热病患,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要做好居民区、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防控,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排查管理。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微信、微博等媒介,继续加强登革热防控宣传和舆论监督。
林少春强调,广州要落实一把手责任,打一场全民参与的清理积水灭蚊战争,千方百计控制疫情蔓延。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三个“落实到位”:清积水、灭蚊虫的防控措施要落实到位;防控责任分解要落实到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要落实到位。国庆前集中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灭蚊行动,采取科学有效的消杀措施,提升消杀质量和效果。
洛浦街发病数全市第一
新快报讯 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通报,截至9月22日零时,全省共报告6089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广州市5190例(含2例死亡病例),佛山市622例。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已在12个区市出现,发病数排序居前五的街道为:番禺区洛浦街、越秀区东山街、越秀区梅花村、白云区松洲街、越秀区大东街;佛山发病数较多的街道为:南海区桂城街、里水镇、大沥镇、顺德区乐从镇和陈村镇;其他地市发病较高的街道为:中山沙溪镇、西区、民众和古镇;江门江海区礼乐街道;珠海香洲区拱北街和前山街。
省疾控中心抽查重点地区蚊媒监测结果显示: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萝岗区永和街、海珠区江南中、黄埔区长洲街、白云区江高镇、从化鳌头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里水和狮山,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村,容桂街道朝阳居委,北滘镇西滘村,陈村镇的弼教村、赤花居委和仙涌村,乐从镇的大罗村、劳村村和水藤村,杏坛镇吕地居委;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怡福怡兴苑;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翠微居委会;中山市石岐康华社区、开发区的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和沙边、沙溪镇龙瑞社区、三乡镇平南。
感染登革热 别用阿司匹林、安乃近退烧
市卫生、疾控部门提醒市民,白天外出要注意防蚊,晚上睡觉一定要使用蚊帐,家里可通过安装防纱门窗加强防蚊,患病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发热可采用冰敷等物理降温方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药物进行降温,避免引发出血。居家隔离期间应该多休息,注意营养,多喝水、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果汁等,增强身体抵抗力。一旦发热持续3天等未退,出现出血、皮疹和病情加重等表现,应该尽快就近就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控制科主任赵丹洋表示,每日清理垃圾,及时清除积水,特别注意水生植物、盆、罐、缸等易滋生蚊虫。对于水生植物,像富贵竹、万年青、绿萝等,应每隔3至5天换一次水,并洗净根部和容器,花盆托盘的积水每天清除,水道、沟渠及时清理,避免积水。另外,孩子的各类用品应该经常清洁,尤其是毛绒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被褥等床上用品定期清洗、消毒。“阳光下晾晒、让紫外线消毒是最好的消毒方式,晾晒1小时即可达到消毒效果。注意要双面晾晒。”
医院推诿病人 可打12320举报
昨日,杨智聪指出,广州二级以上有感染科的医院都是登革热普通病例的定点收治医院,要加强医院门、急诊管理,确保不误诊、漏诊。发现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和重症登革热病例,要进行院内专家组会诊,对登革热重症病例采取“就近治疗、就近转运”的原则。如果出现推诿收治登革热病人的情况,将给予曝光,市民也可以向12320卫生热线举报。
白天外出要注意防蚊,晚上睡觉使用蚊帐。
每日清理垃圾,及时清除积水,特别注意水生植物、盆、罐、缸等易滋生蚊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