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省人大代表广州联组围绕广佛跨界河污染整治开展集中视察。新快报记者宁彪/摄
■新快报记者 占文平 黄晓嘉
继亚运治水后广州再启动大规模治水行动,目标力争2016年底达珠江水质
广州将掀起新一轮治水行动。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吴学伟昨日在省人大代表广州联组集中视察活动中透露,广州将在2016年底前投入140亿元,治理 16条广佛跨界河,使其水质摆脱劣Ⅴ类,达到珠江水质。其中东濠涌深隧工程已正式动工。吴学伟说,本轮治水将汲取亚运治水的经验教训,将截污放在重中之 重。
16条河涌有10条为最差水质
按照广东省政府要求,2015年底前,珠江三角洲要消除劣Ⅴ类水体,其中包括广佛跨界区域的16条河涌。昨日上午,广州市选出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围绕广佛跨界河污染整治开展集中视察,代表们实地走访了位于白云区的石井河,并与相关部门座谈。
广佛跨界河涌治理在广州市范围涉及荔湾、白云、花都、从化4个区域,共16条河流(涌)。据市水务局汇报,目前这16条河流(涌)中仅珠江西航道、 前航道、白坭河共3条水质可维持在Ⅳ类至Ⅴ类之间,花地河为Ⅴ类,流溪河上游从化太平断面水质为Ⅲ类,其余包括石井河等在内的10条河涌水体仍为劣Ⅴ类。
据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共分为六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Ⅰ类水质最好,低于Ⅴ类的统称为劣Ⅴ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