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珠海部分海域出现赤潮 近5年多地现大规模赤潮(4)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肖烨 2014-12-02 09:47 |
近5年多地现大规模赤潮
广东主要的赤潮藻类为球形棕囊藻、夜光藻和旋沟藻,赤潮多发区仍集中珠江口、大亚湾、大鹏湾和湛江港近岸海域。
而夜光藻赤潮并不是第一次“光临”珠海。2010年,夜光藻赤潮在珠海美丽湾区域小面积爆发过,2013年在高栏港爆发,此次是第一次在珠海渔女附近爆发。不仅是珠海,深圳、惠州、湛江等沿海城市近年来都遭遇到赤潮的困扰。
更让人担心的是,从2009年至2013年,广东省海域共出现赤潮57次,累计面积达到1945平方公里。这也意味着,在过去5年时间里,广东省海域平均每年出现赤潮的次数达到11.4次。
海洋监测及防范系统缺乏
据了解,湛江市几年前就已建立覆盖全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和乡镇以及捕捞渔民的赤潮防范、监测、监视体系,发生赤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珠海有没有类似的防范体系?有知情人士透露,珠海原先起草过赤潮预警预案,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施,“珠海海洋监测力量薄弱,机构与动植物检验检疫合并在一起,人手少,目前就2到3人负责海洋监测,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该知情人士称,目前相关部门已向珠海市政府提出申请增加人手,而珠海市政府正在研究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