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家平价医院陷生存尴尬 运营半年无以为继(2)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肖烨 2015-01-09 09:51 |
困境:营运半年就遭遇资金问题
惠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惠州市市郊的水口街道办,这家医院前身为惠阳县人民医院,该院创建于50年代初,在当地算是老牌。这家老牌医院屡遭挫折,2002年因城建搬迁,租用厂房继续营业。2004年惠州行政区重新划分,调整划归惠城区管辖。2007年,惠城区投资3亿多元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重建该院,规划建设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编制床位700张,分二期建设。2012年12月底,一期工程建设完成。
2012年,该院为社会瞩目,经惠城区人民政府批准,该院成为全省首家平价医院,成为一所面向全社会群体实行优惠政策的“平价医院”。这也是全省首家公办的平价医院。该院还在全省二级医院中率先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品种占50%以上。
平价医院叫好,“票房”却不理想。由于医院先天不足,缺乏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市一级财政统筹等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营运半年就遭遇资金问题。
平价医院叫苦:财政扶持没跟上
该院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该院搬进新区后,面积从3000平方米的地方扩展到4万平方米,经营成本猛增,医院努力控制运营成本,但一些主要运营支出仍无法控制,比如人员成本、水电费、柴油费、物管费、办公费等。医院人员的不足和设备的缺乏使得吸引不到更多患者,造成恶性循环。另外,该院定位为平价医院,门诊处方限额比同级别医院低20%,同时医院对所有药物实现了“零加成”,收入又少了一大块。但是来自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却一直不足。既要医院平价运作,又没有政策资金的扶持,很难发展。
据该院副院长吕泽峰向媒体介绍,财政扶持每年也只有两三百万元,这笔钱还包括了患者看病的补助金在内。吕泽峰认为政府投钱修建了新大楼,那么后续的扶持也要跟上,才能让医院成长起来。他认为该医院来自政府财政的支持太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