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圈内屡禁不止的学术腐败案和学术不端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名牌大学的校院领导、博导乃至院士到普通高校教师都有人卷入,在分析原因时,人们往往都注意到外部制度因素,很少重视到学术人道德自律的重要作用。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把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完全归罪于外部原因,因此同情学术不端者,甚至为他们辩护和开脱。有的学术单位还把受到揭露而名声大噪的人视为学术明星,聘其讲学甚至聘为客座教授。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莫过于此。学术须自律,腐败才能根治。
研究生是学术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也是保证科学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促进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和诚信建设尤显重要,这成为当前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道德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然而在高校的德育中,对于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是个盲点,正如唐纳德·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所说的:“我觉得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
本课题试图对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和诚信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探寻其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并提出若干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调查对象】
本课题在北京、山东、广东、湖北、云南五个省市内发放调查问卷,共收集18024份问卷,同时进行深度访谈。
经过数据筛选我们一共得到有效样本数据8400份,利用这份有效样本集进行统计分析,从男女性别比例可以看到,我们所调查的属于硕士或者博士人群中,男性占据大部分,达到了62.92%;女性占比37.08%。
从年龄分布上看,45岁以下占绝大部分,达到85.01%;46-60岁占比次之,为13.30%;61岁以上人群占比最少,仅为1.69%。可以看到我们所研究的数据集中,中年人的比例比较高。
从省份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广东、湖北样本数近似相同且比较高,分别约占27%;山东次之,占比15.64%;云南最少,占比仅为1.65%。
从学习或工作所在地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占据了绝大多数,合计占比为80.75%;地级市次之,占比为16.99%;县城及县级市占比为1.81;农村占比最少,仅为0.45%。可以看出,我们所研究的硕博人群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从单位类别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样本来自于高(中)等学校,占比62.99%;其次为科研院所,占比为23.52%;企业和医疗机构占比近似相同,分别为5.50%与5.67%;行业协会占比再次之,为1.54%;来自其他行业的人群最少,仅为0.79%。
从事科研工作或学习的年限显示,44.77%的样本人群从事工作年限在5年及以下;6-10年及11-20年的比例比较接近,占比约为22%左右;工作21-30年的人群再次之,为8.08%;工作31年以上人群最少,为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