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推广:聚焦亚洲儒家文化圈
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亚洲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早已扎根,彰显奇效。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亟待“走出去”,加大辐射推广力度,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
新加坡:现代社会与儒家学说的有益融合
真正在新加坡社会上制造了尊儒“风潮”的,还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一些主张。在位于总统府的李光耀办公室内,一尊孔子像非常吸引眼球。
从接受西方教育到探寻东方价值
李光耀出生于新加坡当地的一个华人家庭。这是一类已经本地化的华人家庭,他们在家中基本上不讲汉语,很多人接受的是英文教育,但在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上仍保留了很多的华人习俗和家风。李光耀小学、中学读的都是英文学校,后在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和法律,以优等成绩毕业。因此,就教育和文化背景而言,李光耀是个典型的“英校生”和“西化派”。尽管他的祖母曾坚持要求他就读华校,但显然没有成功,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他造成了华文教育呆板生硬的印象。
不过,李光耀后来对华文教育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先后担任自治政府总理和新加坡共和国总理十多年后,他曾说,如果再做学生,自己会选择先入华校。这表明他逐渐认识到中国语文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看到了“双语教育”的必要性。1994年,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李光耀应邀出任名誉理事长。他在致辞中说:“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
儒家文化融入国民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东南亚社会许多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士表现出了良好的担当精神。华人社会也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重视家庭等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优良传统。李光耀对于文化根基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在1978年曾说:“我自己过去差一点失去文化的根基,因此我深知这种危险,一旦失去文化根基,人就会失去信心。”他的儿子李显龙从幼年起就读于华文小学,能够讲流利的中文。
儒家注重个人修为和“内圣外王”的理念也在李光耀那里得到明显的体现。他的孙辈在取名上也体现有儒家学说的痕迹,比如修齐、鸿毅、浩毅、绳武、桓武等。
1980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了重新整编中学道德教育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经过讨论,决定修编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及世界宗教课程,供中学三、四年级学生选择修读。1982年初,李光耀提出在宗教教育课程中加入“儒家伦理”,获得了华人支持。新加坡教育部下属的课程发展署成立了“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由教育学家刘蕙霞博士主持,分中、英文两个工作小组,并聘请哈佛大学的杜维明等担任顾问,编写了两套《儒家伦理》课本及作业,还有教师手册、辅助教材、影视教材和一系列参考资料,经过几年试用后在中学里全面铺开使用。
儒家学说现代意义仍待挖掘
就总体而言,新加坡仍是以西方文化为主的社会,英语也是第一语言,整个社会的体制机制基本上是殖民时期遗留至今的西方语言文化传统。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该国在社会肌理上有非常丰富的东方传统。许多成功人士身上既可以看到西方式的干练,也可以看到谦逊等明显属于东方文化的传统特质。
李光耀并非盲目地推崇儒家学说,而是从现实的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角度来看待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这也与他务实的风格一脉相承。能够在现代社会治理中重新发掘儒学的作用,李光耀这一尝试和实践令人欣赏。(半月谈驻新加坡记者 陈济朋)
日本:儒家文化基因的多重见证
在邻国日本,儒家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孔子具有崇高的地位,其学说和言论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社会。
儒家学说在日本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学问,是统治国家的经世济民思想。与神道、佛教比起来,儒家学说的宗教色彩更加薄弱。五世纪左右,儒学已经传到日本。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将儒学特别是“朱子学”作为学问的中心。明治维新后,虽然儒学不再是日本的官学,但是儒家学说依然经久不衰。
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近现代著名实业家涩泽荣一(1840~1931年)著有《论语与算盘》。他提出以《论语》为依据实现伦理和利益的并存,就是“道德经济合一”说。
如今,日本的中小学教材中依然有《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篇章。大学的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等专业必须学习儒家经典,例如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专门开设有“儒家经典注释研究”专业。
很多日本人的名字、公司和团体的名称、座右铭等都能看到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影响。如日本历代天皇和皇太子等皇室男性成员的名字中,都有“仁”字,而“仁”的学说正是孔子思想的根本。
《论语》篇章和朱子学的学说仍被大量引用,有关《论语》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人气非常高。例如2000年出版的《论语的新读法》,2007年出版的《孔子的一生与论语》,2008年出版的《论语现代译》,2010年出版的《论语现代语译》,2012年出版的《论语入门》等等。
大批网站宣传孔子学说
日本也有不少普及儒学思想的网站。例如“汉文大系”网站全文讲解《论语》,名为“治愈之旅”的网站介绍孔子的名言,“地球上的名言”网站专门介绍孔子、孟子、荀子等先贤的格言,“诸子百家争鸣”网站全面介绍儒家学派代表人及其学说。
总部位于大阪府吹田市的“真儒协会”会长高根秀人年指出:“儒学是民主的合理教诲。虽然有人认为孔子和《论语》是道德说教和封建制的化身,但是在封建时代,孔子的教诲充满了人道主义和民主性,是非常合理的,因此常常感动于其学说。”
高根秀人年认为:“儒学绝对不是保守和封建的学说,看看阐述‘知行合一’的阳明学和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的历史就明白了这一点。儒学是完善人格的学问,德是人类的根本,而才是枝叶。”
多地保留祭孔大典
江户时代,幕府和各藩学校都建立了孔庙,如今仍有很多得到保留,如冈山县备前市闲谷学校圣庙、佐贺县多久圣庙、栃木县足利学校圣庙等,并持续着祭孔的“释奠”大典。
位于东京汤岛一丁目的汤岛圣堂是日本最大的孔庙,是崇拜孔子学问的德川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于1690年创建的。每年4月的第四个周日,财团法人“斯文会”都会在这里主持“孔子祭”的祭孔大典。
半月谈记者曾采访过汤岛圣堂2010年4月28日的祭孔大典,德川幕府传人、德川家族第18代族长、“斯文会”名誉会长德川恒孝宣读祭文,在大典即将结束时,二松学舍大学附属高中的学生演唱了《孔子圣德之歌》。
孔子学院近年发展迅速
日本国内开设的第一家孔子学院是2005年立命馆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设立的立命馆孔子学院,2007年开设了东京学堂,2008年立命馆大学与同济大学合作,开设了大阪学堂。2006年,樱美林大学与同济大学合作,北陆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爱知大学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2007年,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与浙江大学合作,札幌大学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大阪产业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冈山商科大学与大连外国语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2007年4月,早稻田大学与北京大学决定设立研究型的孔子学院。
除了文科大学外,2008年,工学院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了日本首家工科大学中的孔子学院,富山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2009年,关西外国语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首次在外语大学中开设了孔子学院。
总体而言,孔子的儒家学说在日本传播久远,很多时候已经被日本人视为必要的修养和本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再刻意强调其外来文化特征。当然,日本儒学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儒学。日本人似乎并不认为日本是儒教国家,而是吸收消化了儒学中有用的成分,形成了日本的文化。(半月谈驻东京记者 蓝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