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研究计划”举重若轻
在中国科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校内或中科院相关研究机构的导师和课题,利用一个暑假或一学年的业余时间完整地参加一个科研项目,完成后可得4个学分。
这项被称为“大学生研究计划”的项目已实施十年,将学生进实验室、课题组从事科研活动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之中,每届本科生中超过一半学生参加,约30%的学生还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信息学院2011级王牧可谓创新小“超人”。由于对李骜老师的《生物医学基础》课感兴趣,他报名参加大二暑期大研计划时,想做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但由于对该方向不太了解,首先是选题遇到很大困难。在仔细研读了李老师推荐的几篇论文并商讨后,才确定课题——“基于治疗前后癌症基因组数据的变异检测算法的研究”。
由于《概率论》、《随机过程》这两门课还没上,王牧就在暑假前有重点地自学,为课题相关的数学建模打下基础。研究过程中,当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产生疑惑时,起初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但效率低下,有时理解会出现偏差,甚至犯了原则性错误。之后,王牧主动与老师多讨论,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向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做科研的过程和要求与平时上课完全不同,大研计划让我提前领略到了如何做科研,这种经历和体验为今后科研方向选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王牧说。
“科大的定位是培养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打下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主线。”陈初升表示,中科大自1963年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本科毕业生中当选两院院士的有59人,享有“千生一院士”的美誉,这说明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实习编辑:翁子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