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禁止学生叫外卖、禁止学生从食堂打包、禁止现金交易,属于过度干预的行为。学校的权力也是有边界的,作出这样简单、“一刀切”的禁止性规定有些武断,缺乏正当性的依据,反而达不到管理的目的。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近日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禁止学生将食堂饭菜打包进宿舍,禁止学生叫外卖,禁止在校内食堂用现金进行交易。校方解释,是为了学校的环境卫生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此举一出,立刻引发争议。许多学生质疑,“一刀切”地禁止是否合理,为什么连自带打包盒到食堂打饭都不行?有网友也认为,叫外卖只是个人行为,能否上升到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学校此举是否“于法有据”?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教育报记者到该校进行了深入调查。
校内禁止打包送餐 违者将被处分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是一所民办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11月19日,该校出台了《关于校园内禁止违规打包送餐和商业推销活动的实施细则》,文件规定:校内禁止打包送餐,学生不得参与校内外餐饮的送餐及推销活动;校内各食堂一律不得使用一次性餐具为师生提供餐饮食品打包服务,学生不得将食堂饭菜打包进宿舍,学生如有疾病等特殊情况需将饭菜打包进宿舍的,凭辅导员证明并自备非一次性餐具,可在食堂购买;校内各食堂禁止一切现金交易……
根据该文件规定,学生的执行情况由校学工处负责巡查,一经发现违规现象,将通报批评,并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如发现学生参与叫餐、送餐及商业推销活动的,“第一次,通报辅导员并给予批评教育,扣综合测评分5分;第二次,通报学院并处以警告处分,扣综合测评分10分;第三次,本学期综合测评分不及格,由学校根据其实际表现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的纪律处分”。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的综合测评分关系到奖学金的评比,也关系到学生的升学问题。
该校一名大四男生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虽然他平时不叫餐,但如此“一刀切”的禁令实在不妥,“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允许学生打包进宿舍,为何我们学校例外?”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力挺学校的做法,“扔饭盒的同学,你考虑过保洁员的感受吗?你考虑过那些没丢饭盒的同学经过垃圾桶的感受吗?”该校一名学生坦言:“学校的政策是不好,不过最近宿舍比以前干净许多,垃圾不那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