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称:为了“环境卫生”、“培养学生责任感”
对学生和社会的质疑,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副院长陈克明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出台这一规定,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白色垃圾污染增多。“现在,到吃饭时间,宿舍内不能降解的饭盒堆满垃圾箱,天气一热,臭不可闻。”他说,“还有一些学生爱网上下单,有的学生还没下课,就拿着手机开始下单,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边玩手机边等饭来,这样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不利于个人成长。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这也说明一些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
该校一位负责后勤的教师向记者表示,偶尔打包到宿舍也是合理的,学校本不应管,但在出台这个规定之前,学校经过一个多月的劝说与教育,可是收效不明显,不得已才使用“一刀切”的办法。
对校内各食堂禁止一切现金交易,“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记者团官方微博”给出了解释:“不是禁止学生使用现金,而是对食堂商家的一种管理手段,禁止食堂商家进行现金交易,从而避免食堂个人赚取承包商管理费用。”该微博还称:“通过划卡交易,学校可以掌握学生的交易信息,同时,食堂承包商也是通过划卡记录来抽成食堂摊位的管理费用,因此,现金交易容易造成总承包商对食堂管理的疏漏。”
学生称:“非常不合理”
不少学生对禁止叫外卖的规定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比起校内食堂,校外餐馆的外卖好吃也不贵。
记者了解到,该校地处厦门集美文教区,高校相对集中。因此,一些商家开发了针对学生订餐的团购网,而且最近的生意的确不错。据该校一名女生介绍,校内流行的外卖网站订餐折扣十分大,吸引了大量的同学放弃使用学生卡交易,而选择直接在网上下单。
记者下载了该女生所说的某外卖客户端,并买了一份价值11.5元的套餐。由于是新用户首次使用,得到10块钱的免单,最终以1.5元完成交易。该APP上罗列了40多家商家信息。在大部分商家栏目下方写有该网站近期正在进行的推销活动:满10元减3元,满20元减8元。
据该校一名大三女生介绍,如今,校内已经看不到打包的现象,此前外卖公司聘请的学生送餐员也从宿舍楼里消失了。对学校的禁令,她认为“非常不合理”,“不准用现金交易,更是给学生带来不便”。
学校的就餐环境又是什么样的?该校一名大四男生向中国教育报记者埋怨说,由于放学后学生都集中在食堂,自己不得不提前到食堂用餐。据他观察,现在每到饭点,食堂部分窗口就排起了长队,排在后面的人只能吃到冷饭菜。该校学生、网友“secrets_16”说:“以前我基本都在食堂吃饭,但从大三开始,食堂已经‘神龙见首不见尾’,想吃的菜也差不多见底了,有电风扇的座位也是座无虚席,食堂的餐盘也没那么干净。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打包到宿舍吃,因为这样能给我最起码的就餐舒适感。”
对此,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从事后勤工作的吴老师则称,学校食堂两万多平方米,快餐与风味小吃窗口达七八十个,每天仅仅是午餐高峰期有排队现象,并且只集中在少数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