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希望工程25年暨公益新项目发布”活动。25年来,希望工程共资助495万农村娃完成学业,建设希望小学1.8万所。
从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到第一个从希望工程走出的博士生张宗友,从最初的一帮一结对子、建造希望小学到如今“圆梦行动”“快乐阅读”“希望厨房”等新的公益产品,希望工程与中国经济社会一起,正在进行转型升级。
一问 农村还有贫困学生需要资助吗
开始帮扶流动和留守儿童,办好微型希望小学
记者:如今需要资助的农村贫困儿童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今后会把其他群体比如打工子弟、留守儿童纳入帮扶吗?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涂猛:首先要说明的是,贫困儿童数量在减少,但是需求还是存在。比如杂费、书本费免了,住宿费有补助,但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生活费、交通费还是难事。
我们已经开始帮扶其他群体,比如随父母进城打工的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工程有4个元素:农村、贫困、教育、青少年,符合这些元素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希望工程25年来,累计接受社会捐赠100.72亿元,但国家推行农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可能一下子就需要160多亿。所以需要做的还很多,而我们只是政府的小小的补充。
记者:撤点并校后,希望小学是不是出现了大量的空置?对于空置的学校如何利用呢?现在还需要兴建希望小学吗?
涂猛:根据统计,近10年来,农村地区小学有81%撤并了,希望小学有8%撤并了。根据《希望小学资产处置办法》,校舍的处置有多种情况。比如当地政府把“撤”的小学卖了,所获得的收益按照比例返还给我们,我们再用于“并”的小学;卖不掉的学校,也必须用于公益事业,比如用作养老院、文化馆。2001年左右,我们就做出了规定,制定了“资源不能丢、牌子不能丢”的管理办法。
中国青基会希望小学部部长严石:撤点并校后,确实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孩子上学都要去几十里外,而且校车安全问题又跟不上。所以2012年国务院叫停了撤点并校,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意见,要求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所以这种背景下,希望小学的建设还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做了调整,推出希望工程微校计划,办好微型希望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