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很忙:每个村庄都配儒学讲师
采访期间,正值“百姓朝圣”活动。当日9时,孔庙万仞宫墙外,礼乐声响起,鸣赞浑厚悠远声中,礼生将殿庑诸门逐次打开,民众缓步走向大成殿,向先师孔子敬献花篮,行鞠躬礼。
从10月26日起的一个月内,每天有近3000人被组织参加朝圣祭孔,在孔庙虔诚祭拜先师孔子。“活了一辈子,这是头一回,以前的祭孔活动,只有官老爷们才能参加。”在祭孔大典前,一位80岁的老汉难掩激动。据悉,这是1986年开展祭祀活动以来,首次邀请曲阜10万百姓参与朝圣祭孔。以前,祭孔大典采取政府公祭形式,只邀请孔子后裔、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及部分专家学者参与。小孔村书记孔健军是孔子第72代传人,他告诉记者,祭孔在百姓心中十分神秘,因为极少人见过祭祀全程。这次听到这个消息,百姓都十分积极。“村里统一派车,把大伙一早拉来,有序免费入场,大家都很激动。”
其实,“百姓朝圣”只是政府近期工作的很小一部分。为了弘扬儒学,政府这一年的工作可谓纷繁复杂。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当属“百姓儒学”工程,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儒学下乡工程:为下辖的405个村庄每村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并配套推行一村一座儒学书屋。这项工程被赋予“营造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创新性发展”的美好内涵。
而“百姓儒学”的前身,则是“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活动。该活动开展了两年,已经对64万市民完成了一次儒学及道德、礼仪知识教育普及。
政府还实施了“勤善公和”四大工程,成立了曲阜四德工程建设研究中心,设计开展了4大主题64项系列活动,成立了675所“彬彬有礼道德教育学校”,曲阜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挂了牌子,不定期组织老师给员工上课。
旅游业当然也要搭上儒学的班车,“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就是一个。只要能背出30句论语,就能免费参观三孔景点。每天都有一些游客试背,大多是孩子,或者国学班的学生,过关率达七成。
这一年来,为了让百姓亲近孔子,为了让孔子故里成为道德高地,政府搞的活动数不胜数。“前两个月天热的时候,市区里的广场上,天天有老师在那儿讲课,下面围坐着千把人,大伙没事都跑去听。”随便拉住一个曲阜市民,就能跟你讲出一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