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奶价下跌压力依存
众所周知,作为一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它们会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考虑。同样,作为乳企它们也在算一笔账,面对原奶价格持续下跌,产品销售不是很给力的情况,有的企业选择压低奶价收奶,有的则拒收或限量收奶,只有少数企业通过其它方式客服困难而继续履行与奶农的合同。但不管什么方式,此次奶农倒奶的背后也对国内奶牛养殖业提出了拷问。
一边是国人猛喝洋奶,一边却是我们的奶农倒奶,我国的乳品产业显然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
在采访中,有奶农提到光明乳业和雀巢在此轮原奶价格下跌时,企业并没有采取压价和拒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而且光明乳业与奶农的合作模式,也被一些奶农看好。
“在上海地区,光明乳业每年与奶农签订合同时都会与上海市政府或者农委相关人员一起与奶农签订协议,在奶价下跌时,我们还是继续执行原来的合同。同样,在省外市场,公司也是在执行2014年年初的价格约定。”光明乳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行情在走低,企业也有压力,但是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克服困难。且公司也对奶农在原奶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到优中选优。
对于奶农质疑企业把精力都放在高端奶生产上而放弃了低端奶的生产,光明乳业的表态可以代表大多数企业的意见,即在企业看来,他们是按照正常的战略调整而非因为奶价的高低而做出的选择。
光明乳业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在2012年和2013年按照战略规划做了一些产品结构调整,并推出了常温酸奶穆斯利安,但是,这次产品结构调整与原奶价格高低没有关系。特别是在2013年奶价高企时,公司宁愿断货也没有用其他奶替代这款产品的生产销售,而是用最好的鲜牛奶保证这款产品的质量。
对于目前奶价大跌,奶农倒奶一事,飞鹤乳业总裁助理魏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有很多进口乳品进入中国市场,价格平均低于国内的30%-40%,对整个行业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奶农倒奶杀牛,这不仅是奶农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飞鹤乳业是一家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奶粉加工企业,从饲草种植,奶牛饲养,再到产品的生产,最后到消费者。这样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原奶的供给,也就不存在冲击一说。而对于国内占比较大的非规模化养殖的奶户来说,他们则显得很被动。
“就目前现状,在规模化饲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也不能舍弃这部分饲养方式,未来要看政策和企业怎样去改变这样的环境。”魏静表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规模化饲养是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是更好的管控、更科学的喂养,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保障产品品质。
那么,此轮奶价下跌,奶农倒奶杀牛,最终得益的会否是洋奶粉,并为进一步提价埋下了伏笔呢?
对此,魏静表示,“从目前来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都在同比增长,奶粉是必要的食物,对奶源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如果我们的原奶数量少,势必受制于洋奶,价格话语权也会逐渐被其他奶源所掌控,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中国的宝宝还是要喝中国的奶粉长大,这个是我们民族乳业应该做的”。
面对国内奶业发生的问题,国家也在积极出台政策来维护行业的发展,但是在诸多奶企看来,2015年国内原奶价格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专家:
需要有顶层设计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仍算是一个“贫农国”,人均奶量偏低,国内奶源没有过剩。“目前,国外奶农实力较强,他们可以长时间地低价销售,当中国的奶牛大量被杀掉后,他们再提价,这对中国的乳企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因此,希望乳企不要看一时之利,应该与国内的奶农合作,多使用国内的鲜奶,让中国的乳业健康发展”。
在王丁棉看来,大量的洋牛奶、洋奶粉涌入中国市场,已构成了洋牛奶与国产奶之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它已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建议乳业实行生鲜奶源收购、使用、登记、备案、公告制度和根据收购使用数量配置免税(如自贸协定零关税配额指标部分)或实施减税进口奶粉指标奖励制度,以此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生鲜奶源,从而拉动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则表示,2014年多数乳企在高价收购鲜奶后把剩余的鲜奶加工成粉后进行了储备,而花在喷粉方面的资金大约有几十亿元,企业也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希望政府出手,建立临时储备基粉的机制,并成立相关基金对奶农进行扶持,对喷粉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另外,政府对进口奶方面也应该通过技术壁垒来减缓进口的数量。
同样,在乳业专家雷永军看来,欧洲等国家对奶牛养殖都有配额限制,中国的乳业也应该有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
面对全球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山东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则提出,中国应对进口奶粉和常温奶方面的措施没有跟上,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乳品产业给予重视,可以考虑对进口奶粉实行双反政策。
还有专家表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的乳业是一个毁灭性打击,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中国的乳业迎来新的发展期。但是,不要因为我国对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而忽略了对进口奶粉和常温奶进口量的控制,不要让中国的乳业变成中国大豆,最终让外资控制而丢失话语权。
而当下发生的奶农倒奶杀牛,乳企低价或拒收鲜奶等情况,也反应了乳企与奶农之间的合作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张志民表示,这体现出来的是我们的乳业经营体制存在问题,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未来还需加强合作,才能做到风险共担、压力共享,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夏 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