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工厂收缩
沦为富士康模式的代工厂
虽然此次三星并非对中国员工的待遇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断缩减的三星中国代工厂内,工人的处境又是另外一番境况。
伴随着二十多年的变迁,如今三星在华的业务,已今非昔比。
早在1992年,三星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在华合资企业。此后,为加强在华业务的发展,三星集团中国总部和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历经20余年的发展,如今三星旗下众多企业包括三星电子、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生命、三星证券等18家企业开展了对中国的投资,业务涉及电子、金融、贸易、重工业、毛纺织等诸多领域。三星电子承担了最多的三星在华业务。
在华业务的快速膨胀,让三星设立的工厂遍布天津、苏州、威海、湖南、上海、深圳、西安等众多地区。1993年后的两年间,三星在天津设立从事CTV、电机、数码相机、贸易等业务的工厂,在苏州建立半导体、家电厂房。此后,威海打印机、宁波重工业也相继成立。1996年到2004年,三星分别设立天津显示器、天津移动电话、深圳移动电话、苏州LCD、苏州笔记本电脑、海南光通信等法人,三星深圳康宁,顺德星浦钢材成立。2005年三星开始涉足金融业,成立火灾上海公司、生命合作公司。此后,三星陆续在威海、西安等地设立大型工厂。另外中国三星电子还设立了多家研究所,以推进产购销的本地化。
最高峰期,中国三星在华设立的机构超过100个,雇佣员工数量数十万人。
然而伴随着三星业绩下滑带来的战略收缩和投资中心的转移,近年来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工厂不断关停。
2012年,由于产业规模小,为节约成本,三星空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苏州等地三星空调工厂全部关停。去年,三星电子旗下的显示面板厂商“三星SDI”公司宣布,关闭等离子面板的生产工厂。近日,更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导体工厂闪存生产线一度全面中断了生产。如今,三星在华工厂屈指可数。
一位接近三星人士告诉记者:“为节约成本,三星本计划将近一半的手机生产任务放进中国工厂,但随着手机销量的骤然下滑,三星工厂不断缩减,目前三星在中国的工厂相当一部分业务是为其它企业做代工,如今三星中国的代工厂不断接外来订单,演变为类似富士康的代工企业。而员工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
西安工厂开工率低
工人工资骤减
如今,韩国的三星员工薪水不会增长,那么在中国的三星企业优势如何呢?
为寻求真相,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西南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的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该厂是两年前三星与当地政府一期投资70亿美元兴建的,当地称那一带为高新区三星城。
也许是春节刚过,工厂略显萧条。记者转了一圈,工人不多,部分厂房机器并未运转,仅有几条生产线上,有工人在忙碌着。
资料显示,三星西安工厂的法人名称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于2012年9月份开工建设,于2014年5月9日正式竣工,主要生产10纳米级NAND闪存芯片(V-NAND)。一期投资70亿美元,该项目也是当年韩国三星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三星方面表示,一期项目可形成66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收入。当地政府极为看重。根据媒体报道,当时三星配套企业落户50家。更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三星项目已吸引了配套企业74家。
工厂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然而之后却路途坎坷,从现场情况来看,三星城吸引的入驻企业也不能算多。
一位当地司机告诉记者:“三星高新区刚落成不久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但才两年时间,公司搬走的搬走,转让的转让。”
忙碌的工人起初并不给记者说话的机会。记者拉住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停产,但时间都不长。他告诉记者,这里平时管理非常严格,也许是春节刚过,工厂管理人员有所松懈,记者才得以进入。
据工厂一位工人透露:“目前三星西安工厂接到订单就会开工,还在不断的招聘储备工,今年5月份,工厂将开5、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芯片、手机、为其它品牌智能手表做代工。” 过去几年里,由于安全隐患引发的工程事故在三星工厂时有发生,业内针对三星的指控不在少数。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8月份的一次,当时三星电子器兴工厂内的变电设备出现故障,造成6条生产线停工,造成400亿韩元损失。而近期更是有报道直指,最近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发生了工程事故,目前尚未查明原因。
在记者采访中,工人大多不愿多提此事。他们告诉记者,之前公司为此与他们专门签有保密协议,否则将扣薪。
一位在工厂工作两年的员工告诉记者,三星工厂的工资在西安当地算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一年来,工厂管理更为严格,工资总被各种理由扣减,现在拿到的工资已大不如前,工资变相缩减。
记者随后致电三星电子总部,电话几经被转,一位上海三星电子行政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三星电子主要负责销售团队,具体工厂由当地专门团队负责运作。两者职责分开,互相没有关联。”
三星中国员工
直指待遇不公
虽然三星官方没有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但三星中国工厂还是有不少问题曝出。
记者与多位工人攀谈中了解到,三星在与应聘员工的合约中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一位三星西安工厂的员工告诉记者:“在入职前,三星一般会安排应聘者考试和培训,对工人要求较高,上岗的工人要时常加班。”
据他描述,合同要求新员工培训两个月,服务公司必须满3年,培训六个月的员工,服务必须满4年。而如果员工在服务未满期间离职,必须给予赔偿,具体赔偿金额,合约里并没有规定。
“合约中,员工赔钱的名目多达十几项,这样的合同将员工处于劣势地位,员工利益的保障并没有充分体现。与三星签订合约,就像签了卖身契。”有员工反映。
也有员工认为:“其实三星对外员工并未向外界传言的那样苛刻,相对本土薪资水平来说,三星工厂工资待遇算不低,很多人都愿意来,工作满一年就有年假、生育假期。工资待遇高,三星自然对员工要求比较高。”
一位专门负责三星工厂员工招聘负责人称,三星近年来对工人格外严格也是出于无奈。“之前发现很多应聘者没有诚信,明明不懂操作和相关知识,却谎称自己具备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损害公共财产。所以公司在应聘新员工时,不得不提高警惕,加强赔偿力度。”
虽然如此,但三星中国工厂员工无休止加班、合同内容不平等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三星在中国代工厂一直未外界病垢,屡屡深陷“血汗工厂”、“劣待中国劳工”、“不人道”等质疑,而三星中国工厂也被美国劳工权益保护组织直指,存在一系列严重的违法侵权问题如强制超时加班、大量违法合同、非人待遇、滥用未成年工等。然而三星方面始终未采取更为彻底、有效的方式去根除顽疾。
一位工人向记者透露:“平时加班有加班费,节假日加班工资加倍,三星又没有对加班时间有明确限制,工人们每月的加班时间超过法定最长加班时间,是常有的事。”在工厂上工的工人,每天要面临无形的巨大压力。(记者 贾 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