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天最多上牌3500辆 智能交通成治堵尖兵(3)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肖烨 2014-11-26 10:23 |
电子警察承担八成执法工作
警力不足是“老大难”问题,科技力量渐成交警执法主力军。目前,深圳市交通科技的发展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有效保障了深圳交通的安全有序。
深圳市交警局科技处民警姚立民已有20多年警龄,见证了交警科技力量的发展。
早在姚立民从警之前的1980年代末,交警从日本引入ATC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后自主开发推广了SMOOTH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该系统具有感应控制、动态优化控制及区域协调控制等功能。现在覆盖深圳全市近1900个信号灯控制的路口都纳入该系统,交警每时每刻在后台都可以知道每个路口现场的灯色,并对故障报警信息了如指掌,极大地提高了交通信号控制管理水平。
深圳信号灯一般采用多时段控制,即不同时段有不同方案。以新洲路口的红绿灯为例,一天24小时设置了23个时段,有些时段短,在高峰期甚至每20分钟就会调整一次方案。所以一到节假日之前和之后,科技处的工程师会忙起来,做大量信号模式调整工作。
另一项由深圳发明且一直领先国内的技术是电子警察。在姚立民参加工作没多久,深圳研发出第一台电子警察,此后,深圳电子警察从单一的冲红灯电子警察发展到检控冲红灯、逆行、超速、不按车道行驶、大货车冲禁令等五大类的电子警察,从固定式全自动电子警察扩展到包括人工视频抓拍、照相摄像取证的流动式非现场执法模式。
据统计,电子警察已经承担深圳交警近八成执法工作,“是交通管理执法的一次革命,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执法模式,对于解放警力、提高执法效率、提升执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