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所211工程大学校长怎么炼成?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肖烨 2014-11-19 10:08 |
上周,一则《985、211工程被废除 大学格局将洗牌》的消息在网上很是热闹了一阵。然而,教育部官微随后澄清: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据悉,广东现有国家211工程大学四所,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最近刚刚调任复旦大学任校长的许宁生就是一位211大学的校长。那么什么人能当上211大学的校长?他们又分别在什么年龄当上校长?记者统计发现,广东211校长外地的多,广东本地出生的少;上世纪80年代的校长就任时均超过60岁,而90年代后年龄显著下降;七成校长学历多是“本校”出品。
四成校长广东籍 两名是兴宁同乡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四所“211工程”大学共经历了22位校长,其中中大、华师经历了6名校长;华工和暨大经历了5任校长。
从籍贯上看,外地校长居多,广东籍校长约四成左右。中大经历的广东籍校长最多,六任校长中有三任均是广东人,占了半壁江山,黄焕秋来自广东惠州、曾汉民来自广东揭阳、许宁生为广东普宁人。其他各高校的广东籍校长多为两名左右。
其中,华师原校长潘炯华(1982年-1987年)和华工原校长刘焕彬(1995-2003年)皆为广东兴宁人。兴宁历来崇文重教,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共涌现了45位大学校长,其中有5位院士,被当地誉为粤东“大学校长之乡”。
上世纪90年代后明显年轻化
从年龄上看,上世纪90年代之前,担任校长的年纪基本在60岁上下。中大黄焕秋66岁任中大校长,为中大校长中年龄最长的一位。华工的刘振群60岁执棒,暨大杨康华、梁灵光都是64岁以后才兼任的校长一职。
进入90年代以后,校长们的年纪一下就年轻了起来,基本在55岁就可以任职。王珣章1995年执棒中大,当时年仅44岁。
进入2000年以来,“211”校长中甚至出现了不少40岁左右就执棒的年轻校长。2003年9月,李元元挑起华工重任时,仅45岁,时称“广东最年轻的校长”。暨大胡军2005年48岁时担任校长。还有华师的王国健,也是48岁就担任了校长一职。
七成校长学历多是“本校”出品
学历背景显示,“211”校长大多在该校有过求学经历。
中大校长有四名曾毕业于中大,并前往其他院校深造,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各占两名。华工五位校长,有四位为华工本土“出品”。除了刘振群为中大毕业,其余四位均有在华工求学经历。华师的“本土化”程度最高,六位校长皆在华师有求学经历。其中三位是大学一入门就选择了华师,还有三位则是本科在其他地方求学,硕士来华师深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