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正式接任中山大学校长 成中大第七任掌校人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肖烨 2015-01-28 09:45 |
【现场发言】中大新任校长罗俊表示,从现在开始是一名中大人,感谢上级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中大以学为本,能成为他的一员,让我倍感荣幸,立志和大家一道传承中大的历史与文化,努力谱写出人心向学的篇章”。他说,任职中大校长,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名中大人,需要勇气面对挑战,需要智慧来开拓进取。他说,智慧来自于师生、职工、校友。“我会聆听你们的心声,应对即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这些都需要你们的建议。”罗俊说。
1985年获得中山大学理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物理研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罗俊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1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山大学宣布这一任免决定。罗俊此前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罗俊,男,1956年11月生,湖北仙桃人,理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直到来到中大前。仔细说来,罗俊与中山大学渊源有自。1985年他在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中山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在这个意义上,罗俊应是中大校友,此番上任也可称为重返母校。
上世纪80年代,正是中山大学引力物理研究室巅峰时期,而这应与罗俊后来的研究领域联系颇深。1974年,中山大学开始探测引力波,并在1978年建设引力物理研究室,这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两个同类型实验室之一。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科学家为此殚精竭虑,却一直没有直接观测到引力波。世界科学界公认,引力波是最难检验的尖端科技之一,也是一项意义重大、十分困难的物理学基础研究。
罗俊长期从事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开展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基本物理常数任务组收录;开展了光子静止质量的实验检验,实验结果被国际粒子物理数据组(PDG)收录;开展了亚毫米范围牛顿反平方定律的实验检验,实验结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与他人合作开展了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等基础科学研究。
2009年,罗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原校长许宁生也是这一年成为中科院院士。不同的是,罗俊属数学物理学部,许宁生则是信息技术科学部。此后,罗俊开始走上学校领导岗位。2010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