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男同"HIV感染者有一个秘密家园(3)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肖烨 2014-11-26 14:47 |
“学校宣传画中没有一个是正常的”
2007年10月15日,李小米和广同网的另两位核心成员,发起成立了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作为广同网的旗下机构。2008年开始与广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开展为“男同”提供艾滋检测和咨询。2011年至今,又开始与市疾控中心合作运营专门面向“男同”的检测中心。
自此,岭南伙伴成为了广州市疾控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殊人群提供检测、心理危机干预等的防艾机构之一。疾控中心认为这些组织更容易接触到目标人群和敏感人群,同时也更容易获得认可和接受。
“在男同圈子里,有30%的人,认定了医院、CDC(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更专业,他们愿意去到那里做检测。而70%的,则宁愿到像岭南伙伴这样的组织来进行心理咨询,做检查,这里让他们更安心。”
7年来,岭南伙伴为“男同”提供了2.1万多次检测数据。不过这期间也并非一直顺风顺水,各种磨合也曾给秘密花园带来各种波折。
第一次的波折是“逼迁”危机。2008年8月15日,岭南伙伴找到了最早的办公地点,在越秀区一个住宅小区里。不想后来被人写了匿名公开信,塞进了每个小区住户的邮箱,说这是一个同性恋艾滋病组织,聚众淫乱,呼吁小区居民抵制,居委会、街道办等取缔。
岭南伙伴最终请来了广州市疾控中心的医生,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科普”,总算渡过了一次难关。
而后因为房东收房的关系,又搬了两次,才来到了现在的位置。
但是李小米从这次事件中看出,社会对于艾滋病的歧视与畏惧其实仍然存在。“相当程度上源于对它的了解过少”,李小米与岭南伙伴做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普及相关知识。他们到学校演讲,发现现在的青少年其实有不少疑问,每回都有学生事后加她的微信。
还有一次李小米在学校的宣传画上,看到有一版叫做“艾滋病的部分表现”,上面全是恐怖图片,“浑身都是腐烂的肉,甚至长了白泡的生殖器,总之,没有 一幅是正常的,我们一方面希望教育孩子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可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给出极端案例,这些矛盾都会造成普及知识的困难。”
还有一次波折则是医护人员最担心的职业暴露问题。
那是2011年的12月,市疾控中心的一次检测时,一位检测者因为抽血不顺利,仅仅在针头上留下了血液。护士想帮他,就直接拿着针头去做检测了。不料和李小米迎面撞上,一针扎在了她手上,又弹开了。
李小米至今记得,虽然只是一个小针孔,但血从来没有那么踊跃地往外冒过。护士和她都蒙了,赶紧给做紧急处理,挤血、消毒。针头中残存的血液快速检测的结果出来,试剂显示两条红线,初步怀疑检测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护士又急,再挤了一次血。
为了防止感染上艾滋病,李小米开始服用紧急阻断药物。对于初期服用者来说,艾滋病药物具有很大的短期副作用,她开始头晕无力,像喝醉酒一样,并且在每天上午很规律地20分钟吐一次。
不过还好,短期副作用几周时间就会自然消退,在紧急阻断药物连吃了28天之后的三个月和六个月时间,她又分别做了两次检测,都是阴性,证实自己没有被感染,也就停了药。之后,所有咨询员被禁止接近抽血台和快检试验台。
这段经历让李小米意识到,与普通公众不同,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和感染者的恐惧与排斥,不一定是因为无知,而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忧虑。这使得岭南伙伴在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反歧视培训时,更多基于“普通人vs普通人”的立场切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