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倒奶现象愈演愈烈 广东散户鲜奶被拒被迫卖牛(3)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肖烨 2015-01-12 09:44 |
原因分析
消费低迷奶源过剩国际奶价下跌市场需求减少
专家指出,奶源过剩、消费低迷是造成“倒奶杀牛”的直接原因,深层原因是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凸显奶农弱势地位。
“从供需关系看,造成卖奶难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进口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奶源总体过剩,二是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导致需求减少。”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毛长青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际奶价下跌是本轮倒奶风波的根源。国际奶粉价格去年一直在降,已从每吨5万元降至2万元。而通常8吨牛奶才能制成1吨奶粉,1吨牛奶的价格目前大约在5500元左右。这让乳品企业更倾向于采购奶粉作为原料。
现象蔓延
北方:奶农倒奶现象愈演愈烈
“留着卖不掉,倒了又可惜,每天只好把多出来的牛奶拉到敬老院送爱心。”成美玉是山东省东营的一家奶牛养殖户,谈到卖奶难,她愁容满面。
倒奶仅是开始。随着收购价格的持续走低和乳企对鲜乳的限购限收,去年底以来,奶户杀牛弃养现象开始出现。“附近地区奶牛养殖场已经开始杀奶牛了。”山东省梁山县奶牛养殖大户裴树克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山东,“倒奶杀牛”现象也蔓延至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主产区,甚至出现在广东等南方地区。
对于目前形势,农业部指出,近期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限收停收生鲜乳,导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卖奶难问题,甚至出现奶农倒奶杀牛现象,并有扩大蔓延趋势。
这种现象并非初次出现。过去几年来,“倒奶杀牛”就曾在奶业主产区一些地方屡次上演,成为近年来众多散户奶农难以摆脱的乳业魔咒。
“倒奶杀牛现象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认为,奶牛的饲养周期远比鸡、猪等畜禽长,养2年多才能产奶,存栏基数一旦下降很难恢复,而国内的上游养殖链如果断裂,下游加工企业就会被国外控制。(新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