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北京讯(记者 马晓忠)11年,4015个白天,4015个黑夜,8030个日子里,一个女人用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朝夕必争的强大心力做着同一件事情。
11年,从一名乡村医生到改行并奋斗成为“创新业带头人”,再到变卖家产,再到负债2000多万丈夫离婚家庭破碎,又到鬓角银丝代替青葱秀发,一个女人用就算失去一切也绝不放弃的坚强诠释着心中的理想。
11年,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子,在风雨中昂着头咬着牙坚守着年迈老人们的安逸港湾,云南昆明嵩明县暖阳阳老年公寓创办人李丽琼女士用她的青春年华,谱写着一曲孝感天下的美丽篇章。
初心是孝
李丽琼女士曾是一名乡村医生。在长期的基层行医过程中,她时常会碰到一些被病痛折磨的表情万般痛苦的老人前来就诊,打完针开好药之后总是赊账,信誓旦旦的说“我有儿子,我有女儿,他(她)会管我,一定回来给你钱的”可是一直拖到年底却没有一个儿女肯来付钱。在大农村,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人们把这种只顾眼前好不想长远的人叫做“耍小聪明、贪便宜”。
李丽琼对这种赊账不还的现象却没有这样的想法,对这样的帐,李丽琼从来都不会去追要,无论别人怎么说,她总是一笑了之,她觉得自己的诊所能为老人做点事就达到目的了,年长的老人都是自己的长辈,没准儿自己呀呀学语时,这些老人都抱过自己,自己摔到了老人们还扶过自己呢,自己为老人们尽点孝心是对的。
2005年的一幕却让她伤透了心,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春寒料峭的时节,有一个老爸爸在她这看病的医药费还不足10元钱,两个儿子不愿掏钱也不足为奇,可是两个堂堂大男人,居然为了让对方支付老父亲这笔微不足道的医药费在诊所门口大打出手。耳闻目睹这样的情景,李丽琼感到透骨心寒的同时,又为老人们凄凉的晚景感到无限悲哀。李丽琼说:“在我心里,那样的事情,真的是凄惨的一幕。”
从那时起,她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一所老年公寓,让有需要的老人们能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生活。听到她有这种想法,很多人都劝她:“不要异想天开了,办老年公寓,大城市还可以,小县城怕是行不通,再说了要办也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当医生已经够你累的了,你就别淡吃萝卜寡操心了。”但李丽琼是那种想到就要去做的人,她觉得办好一所老年公寓就是自己后半生努力的唯一目标和自己人生价值的全部体现。
为了能够早日实现心中的目标,李丽琼开始忙活开了,跑相关部门办理征地手续和规划许可证。好了,这一忙活就是三年多,一直折腾到2008年才算办理好一切手续,审批建盖又折腾了两年多,其中甘苦、过中心酸只有她自己才能体验得到。2011年,老年公寓终于开工建盖。经嵩明县民政局、昆明市民政局、云南省民政厅批准,2013年2月,嵩明县暖阳阳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病医院正式创办起来,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2013年7月经市、县卫生部门批准,老年病医院设立了以老年病为特色、面向全体人群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开设了内科、外科、妇科、眼科、临终关怀科、麻醉科、中医科等十多个科目,设置了住院病床50张。购置了老年公寓设施设备、医疗设备等,同时,招聘了养老护理员、医务人员及管理、后勤人员58人。
党是依靠
嵩明县暖阳阳老年公寓是一所集居住、休闲、医疗、保健、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年公寓,也是目前嵩明县仅有的一家居家养老中心。不明真相的人往往会认为这是政府投资建盖的社会公益事业机构,殊不知这家老年公寓并非政府行为,而是民间爱心人士的自发行为。说起这个老年公寓的来龙去脉,法人李丽琼就禁不住热泪盈眶,创业艰难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她说:“我快乐!痛苦而快乐着,因为老人们甜甜的笑容”。
自暖阳阳老年公寓创办以来,李丽琼及其全体员工在平凡的服务中体现着贴心的真诚,在繁琐的细节中倾注着无私的关爱,为入住老人的生活增添一抹融融暖阳。而作为创办人,她所做的这些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2010年被嵩明县妇联授予“创新业带头人”称号。2013年被推荐在昆明市妇联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2013年12月26日在《都市时报》被报道成为昆滇人物致敬榜入围人物。
在绚丽光环的背后,更多的是李丽琼创业的艰辛、无奈和坚强。建盖老年公寓时,李丽琼将行医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还远远不够,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最后又向银行抵押贷款1700万元,才算建盖好了老年公寓。她原来设想只要经营三个月,来公寓养老的人至少也会过半(50人),加上民政、卫生等部门对老年事业的帮扶,应该就可以基本保证正常运转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想不到一切都没有到达预期设想。2014年经营一年后,支出费用工资108万,养老保险18万,利息200万,伙食费20万,办公费和其他费用20万,共计366万。收入35万,亏损330万。李丽琼急了,从2014年5月起,每月的全部收入都拿出来还银行贷款,基本持平,但职工的工资也不能拖欠啊!实在没有办法了,她就只有通过民间借贷来支付职工工资,坚持到11月她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说到这个话题时,她还感到非常内疚,她说:“在她最难的时候银行贷款给她,无异于雪中送炭。现在自己违约了,不能按期还款,她真是愧对银行,愧对给她办理业务的信贷员啊!”
一些企业知道她的困难后,几次来找她商谈,想要并购她的公寓,李丽琼也动摇过,但她的前提是并购以后不能改变老年公寓的性质,几次都是因为她的坚持而谈崩了。也有好心的朋友劝她,你把老年公寓卖了,把银行贷款还了,还是去当你的医生,不愁吃不愁穿的,你管人家买过去以后做公寓也好开公司也好,何必再操那份闲心呢?对此,李丽琼是力排众议,坚守初心。
为了不使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事业就这样中途夭折,为了不使信任自己跟着自己一路汗水走过来的团队员工就此分散,为了不使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甚至离不开自己的老人们失去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园。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最后她把牙一咬,心一横,做出了一个令丈夫也感到胆寒的决定,为了老年公寓能够延续一段时间,只有忍痛把自己的住房变卖了160万来维持公寓的正常运转。因为欠债多,再加上又变卖房产,丈夫无力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理解她的做法,最后离开了她。
家庭破裂了,房产也变卖了,可是李丽琼和她的老年公寓仍然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给她的暖洋洋老年公寓补充血液,李丽琼在网上看到厉恩海拉面北京连锁加盟总店面向全球招商李丽琼立刻赶到北京学习。在北京善良的李丽琼又遇到了好事,世界拉面大王厉恩海先生免费请她加盟。
李丽琼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在北京,面对众多中外新闻媒体,李丽琼谈了她对困难的理解——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善良的念头,竟会引发出一段艰辛创业的苦难历程,更没有想到原本美好理想的事业竟然会把自己逼到举步维艰、进退维谷,但是我是幸福的,破茧成蝶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有那么多善良的人在鼓励我,我的“托老梦”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李丽琼告诉中外记者们:“2016年12月份,在北京有好心人告诉她,‘民办老年公寓是可以得到扶持的,但要以地方政府的名誉申报才行’,她立刻给当地民政局打电话咨询,从当地民政局领导口中得知确实有这样的好政策时,我就像一个即将溺水的人儿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心里暖洋洋的,党是所有人的依靠,感恩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恩有关领导、部门及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对自己的信任,自己一定努力成为行业的标兵!”
“党是依靠”多么坚定而美丽的表述也彰显着一位农村女子的心态,李丽琼灿烂而快乐的笑容让记者们感慨——问红尘,何久存?精神!精神!(摄影/人民政协报余莉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