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6月21日,以“解读上海电影政策”为主题的金爵电影论坛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上海市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志庆、上海市影视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秘书长金辉等,就上海电影政策发布后的部分执行情况和成果向来宾做了一次总结汇报。随后,银润传媒董事长陈向荣、...
以“解读上海电影政策”为主题的金爵电影论坛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
|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 魏慧凡 罗旺 魏文淑)6月21日,以“解读上海电影政策”为主题的金爵电影论坛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上海市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志庆、上海市影视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秘书长金辉等,就上海电影政策发布后的部分执行情况和成果向来宾做了一次总结汇报。随后,银润传媒董事长陈向荣、坏猴子影业总裁王易冰,北京太合娱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逸松分享了作为政策受惠方的收获。
上海电影政策效应初显 产业主体规模日益壮大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首先上台,就政策本身、政策的具体推进措施,以及未来对电影的思考和想法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指出,在一系列政策的帮助下,上海已初步形成了制片主体逐步集聚,影视精品逐步涌现,人才梯队初见规模,创作环境逐步优化的良好局面。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上台发言
|
近年来,上海电影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显著增长,在创作的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优秀影片。2016年上海备案的电影共有404部,出品完成片80部,31部上海出品的影片进入院线放映,总票房达到52亿,各类指标较2015年均有大幅度提升。上海出品的《功夫瑜珈》、《乘风破浪》等影片取得了瞩目的票房成绩,创造了上海同档期两部电影票房过十亿的纪录。除了市场影响力之外,上海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艺术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陆川执导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以极高的口碑和6000多万的票房在2016年暑期档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票房纪录。今年4月该片在北美院线上映一周票房超过了1000万美金,获得了北美新片首周票房的冠军。
同时,上海电影市场也在蓬勃有序地发展。2016年上海地区影院票房为30.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其中国产影片14.42亿元,进口影片14.95亿元。放映的场次已经达到了251.68万场,观影人次7306.72万人次,也比往年同期增长33.26%和7.29%,平均票价也在43.17元,共有26家院线在上海开设电影院。上海联合院线全年票房已经达到了36亿,占到全国票房最比7.8%,再度回归全国第三。2016年上海的电影院数量多年来首次超越北京,在全国城市票房排名中也在近年来首次超越北京,位于全国第一。目前全市共有影院280家,银幕数1584个,座位数230852个,与去年相比新增银幕数166个,座位数18917个。
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于志庆介绍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工作成果
|
上海电影的发展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吴孝明表示:“现在上海的文化GDP占比已经达到了12.1%,成为了上海很重要的支柱产业。未来正在思考‘十三五’乃至到2040年,上海将把电影作为龙头支柱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研究和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深化。”
服务机构做实事 为剧组排忧解难
作为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代表,于志庆详细介绍了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成立两年多的工作成果。在宣传部、文广局等相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目前已有271个街道设立了类似的服务机构,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影视摄制主体在上海取景拍摄,共计完成了1562件次咨询协调,为有效改善影视拍摄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于志庆举了《建军大业》的例子。《建军大业》在上海拍摄的过程中,需要在上海天文台和上海松江教堂取景。为了还原战争时期教堂风貌,双方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反复沟通,最终教堂方同意将室内的空调和监视器等设备全部拆除,在拍摄工作结束后再全部还原。“协调过程确实很辛苦,但我们很高兴,为上海电影繁荣做了一些基础的工作。”
院线软硬件两手抓 上海艺术电影市场活力焕发
上海市影视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秘书长金辉用详实的数据描绘了政策为上海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利好现状:2015年共有24条院线在上海建设影院,截止到2016年年底,上海的本土三条院线全国观影人次达到了近1亿,上海观影人次超过2500万,全年票房达到36亿,重回全国排名第三。大光明院线到2014年增加了4家影院,全国观影人次847万,上海观影人次超过500万,全年上海票房2.1亿。
太合娱乐的总经理张逸松
|
据金辉介绍,上海电影政策明确提出了面向全产业链,支柱扶持上海电影企业总金额不少于2亿,其中包括支持新建、改建数字化银幕的资助。2015年全市共有43家受到资助,极大的程度提高上海影院的运营水平和放映质量。自上海电影政策落实以后上海艺术电影市场活力焕发,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建立了专业的策展机制,制定全年计划。“我们在政策的支持下联盟已经放映了近百部艺术影片,放映场次将近5000场,放映过的影片有《本命年》、《上海公园》、《少年巴比伦》、《我们诞生在中国》。我们另一大亮点是引进海外联展,上海艺术联盟已经为上海影迷提供了持续两年视觉艺术电影的盛宴,例如日本电影周等,这些影展上座率将近百分之百。”
政策好、效率高 影视从业者分享实质感受
作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获利者,不少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切实感受到了上海实施电影发展系列政策后的变化。银润传媒董事长陈向荣表示:“2013年之后,我们所有的电影报备全都在上海,确实觉得变化很大。我们最近的作品《欧洲攻略》筹备了四年,也是在上海报备。上海市政府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从创作期到制作期、发行期,还能拿到比较可观的资助。因为这部片子除了我们是第一出品方之外,有一半的拍摄是在上海完成的。”
银润传媒董事长陈向荣
|
对于太合娱乐的总经理张逸松来说,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不仅体现在资金的补助奖励,更重要的是审批方面的支持,他说:“我相信很多项目在很多地区都得到过不同程度上的资金补助和奖励。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上海,整个后期审查过程出乎意料得快,这是之前从来不敢想的。”张逸松用《功夫瑜伽》举例说:“当时《功夫瑜伽》留给后期审片的时间非常短,离我们做密钥的时间不到15天,其中还包括一个元旦假期,以往整个手续做完正常情况下也得1个月以上,但是这次两周以内就全部完成了。”
对于一系列惠及电影投资者和从业者的政策,以帮助青年导演成长为己任的坏猴子影业老总王易冰更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毕竟投资青年导演明显比投资成熟导演更具风险,“老实说我们拍了10多年电影,真的是头一次在电影拍之前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资金。我们在开发这些电影项目的时候当然会面对投入成本的压力,主管部门总是能够在项目开始的阶段,就坚决地支持我们,站在我们这一边。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本刊记者罗旺在“解读上海电影政策”论坛上采访
|
本刊记者魏文淑在“解读上海电影政策”论坛上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