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3年5月29日,“科学与外交国际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以“促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新时代全球化发展”为主题,围绕科学与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新时代全球化发展中的作用、后疫情与数字化时代的科学与外交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
中国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广军致辞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 韦燕 刘登臣 王锋)2023年5月29日,“科学与外交国际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以“促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新时代全球化发展”为主题,围绕科学与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新时代全球化发展中的作用、后疫情与数字化时代的科学与外交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以更有效发挥科技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国际社会对科技创新全球化本质的更广泛认同,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放合作与共同发展。中国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广军,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西班牙驻华大使拉法尔•德斯卡亚,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论坛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键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共同主持。
科学与外交国际论坛与会嘉宾、专家学者
张广军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坚持通过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未来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就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合作共赢推动互利共享,二是坚持科技引领把握发展机遇,三是坚持全球治理建设伙伴关系,四是坚持包容普惠造福各国人民。
夏林茂表示,科技发展已成为外交、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在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中发挥着更重要作用,指出北京将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打造国际化创新环境;着力开展跨国双向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着力构建科技交流机制,积极搭建多层次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拉法尔•德斯卡亚强调了各国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意义,倡议各国持续深化科技交流合作。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表示,鉴于当前的全球化进程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本次论坛的主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相关性,强调乌中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以促进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
中外新闻社记者韦燕在新闻中心关注“科学与外交国际论坛”取得的成果
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曹健林、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与外交》杂志主编威廉•科尔格莱齐、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靳晓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约翰•洛克希德、日本科学技术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冲村宪树、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芬克等七位嘉宾聚焦科学外交的历史,当前的形势,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世界知识产权等国际组织的实践以及中国的倡议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
来自以色列、奥地利、德国、法国、挪威、瑞典、匈牙利、意大利、欧盟等驻华使节代表、国际杰青代表,及外交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地方科技厅、我驻外使领馆及来自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共15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