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及5位科技工作者介绍科技工作进展与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外新闻社总编辑韦燕参加。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连用五个方面的数据报告了我国科技工作的进展与成就。在科技水平方面,我国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了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及5位科技工作者介绍科技工作进展与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外新闻社总编辑韦燕参加。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连用五个方面的数据报告了我国科技工作的进展与成就。在科技水平方面,我国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了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在科技支撑方面,有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改革向系统纵深推进,科技管理格局实现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在科技力量方面,由科研人员为主向全社会拓展,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新局面;在科技外交方面,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创新开放合作迈出主动布局的历史性步伐。可以说,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如何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到的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荣军的深切感触是,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复兴号从立项到去年上线大概花了五年时间,组织了国内51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创新中心,150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包括中国工程院的很多院士都参与了咨询、研究、评审工作。经过差不多两三年基础性的课题研究,之后再由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从应用需求的角度来提出顶层的要求,相关的企业和高校研究院所都参与到一起进行研究,实际上做了很多的工作。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龚克有一个感觉,20年前很多企业到实验室是找现成项目,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把需求提出来,提前了。比如说PVC,我们国家是世界上PVC材料的生产大国,但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用催化剂是含汞的,汞是高度污染的,所以要做低汞和无汞的催化剂来解决这个产业的问题。我们比较早的向大学、技术研究提出来了,前两年成功实现了PVC生产过程中无汞催化,这是比较深度的融合。
万钢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就是像龚校长所说的,现在企业向高校要的不是现成成果,更多是一种委托任务,是前沿探索的东西,比如丁院士所说的400公里、600公里的磁悬浮。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我们提供更优质的创新源头的支持,更全面的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包括成果的评估评价问题怎么解决。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有政策不衔接、政策不配套的问题。
下一步的重点:第一,进一步加强各类政策的协同。刚才说行业壁垒实际上有一些是互相之间的政策不配套、标准不配套的问题,要打通,各行业创新政策之间的壁垒。第二,我们国有民营机构,尤其是大学的知识创造要纳入到国有资产管理,这块科技成果的评价将来怎么样解决需要研究。第三,怎么样让大学的创新资源开放,特别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的成果能向市场和企业转移。第四,完善分类评价体制。因为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研究的结束,往往是应用的开始,所以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他的评价、评职称也要充分的考虑,最重要的是产学研怎么能够融合到一起,这一点我们国家现有科技体制上还有障碍,需要我们的科技人员和科技部门共同合作来打通这些障碍,使企业真正作为创新的主体,使我们的高校、研究院所成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提供的生力军。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如何加强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从政策上、从国家层面保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因为这是由原创性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特点本身决定的,前沿基础研究也是实现原始创新的主要或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大家都知道,越基础的东西,往往是越共性的问题,尽管原创性非常强,但是存在着不确定性。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我想就是抓住了原始创新的牛鼻子,会大大提高我们国家在未来原创研究方面的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如何改进现在的学术评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使从事原创研究、基础研究的人潜心研究。评价一个成果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对潜心做研究、致力于不确定性的原创科研形成一个很大的压力。除了鼓励一部分人对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目标比较清晰的研究,同时又要面向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在203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时候,要有一套非常好的氛围、环境和政策,能使他潜心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