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15日,应俄罗斯文化中心邀请,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执行社长刘登臣等出席庆祝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活动,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切尔内舍夫·马克西姆(Maxim Sergeyevich Chernyshev)、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塔特娅娜·索尔达特等中俄两国及塞尔维...
吴丹娜主任同出席会议的主礼嘉宾共切俄罗斯文化中心15周年生日蛋糕
(中外新闻社 中外新闻网记者 施红叶)5月15日,应俄罗斯文化中心邀请,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执行社长刘登臣等出席庆祝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活动,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切尔内舍夫·马克西姆(Maxim Sergeyevich Chernyshev)、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塔特娅娜·索尔达特等中俄两国及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卢旺达等多国友好人士共聚一堂。
活动开场首先播放了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视频短片,介绍了中心的主要工作,展现了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推动两国人文交流、深化两国文明互鉴中的卓越贡献。
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同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切尔内舍夫•马克西姆(Maxim Sergeyevich Chernyshev)祝贺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取得的成果
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在致辞中表示:100年来,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一直都是连接俄中两国文化的桥梁;而北京俄罗斯文化文化中心在这15年间,也已发展成为两国对话平台、传统守护者和创造性实验室。她回顾了百年来俄中两国人文交往的经典范例,表示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不仅是岁月的刻度,更是心灵对话的百年见证,人文合作和民间友好始终是连接俄中两国的"金桥"。
吴丹娜主任认为:文化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语言,而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更是生动的中国哲学:犹如中国书法是笔画舞动的汉字,每一笔都承载着书者的气息;中国国画是水墨绘就的山水,教人于简约中窥见和谐。此次艺术展的开幕,也正是庆祝上述历史时刻的最佳方式。她赞扬参展艺术家用笔墨让两国人民展开了心灵对话,同时对中方合作伙伴表达衷心感谢。
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同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切尔内舍夫•马克西姆(Maxim Sergeyevich Chernyshev)友好交流
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非同寻常,它不仅是岁月的刻度,更是心灵对话的百年见证,是由千万个动人故事编织成的文化纽带。早在1923年,当世界尚未从战争与革命的阴霾中走出时,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就已燃起了民间外交的第一簇星火。
活动会上,中外新闻社总裁韦燕同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切尔内舍夫·马克西姆(Maxim Sergeyevich Chernyshev)友好交流,马克西姆表示,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如今,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互鉴日益频繁,民间交流合作稳步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以及双方大使馆的共同努力。为此,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将对民间外交活动的推进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
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在致辞
此次展览汇聚了50余件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水墨、油画、雕塑及工艺品,展品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对中俄友谊的礼赞,吴丹娜主任还同出席会议的主礼嘉宾共切俄罗斯文化中心15周年生日蛋糕,共同祝贺中俄友谊天长地久。
展览从5月15日持续至17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出席会议的主礼嘉宾
与会嘉宾参观画展
俄罗斯文化中心主任吴丹娜给参展的艺术家颁发证书
韦燕总裁同俄罗斯嘉宾分享艺术家作品
韦燕总裁同塞尔维亚文化中心主任塔特娅娜•索尔达特分享俄罗斯民间外交100周年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