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社、中外新闻网北京讯(记者 馬銘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8年3月11日下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球各国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海外各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国此次修宪恰逢其时,护航新时代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纪委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2018年3月11日晚应邀接受中外新闻社“全国两会新闻会客厅”记者关于宪法修改的专访。
中纪委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
“82宪法”到今年36年,改革开放也40年了。这40年间,中国由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沿的国家,一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为之称奇。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只搞经改,不搞政改的跛脚前行。上世纪八十年代,群众就有“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牢骚。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坊间就有“反腐反腐,越反越腐”的怨言。
十八大前,我曾撰文指出,即将产生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面临极其紧急严重的“三个不得不得关口”:一是政治体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二是两极分化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口;三是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
由于多年来只有经改特区而无政改特区,政改没法搞;由于两极分化差距太大,暂时难以搞。只有反腐败,共识度最高,支持度最广,口子最小,见效最快,可以用它来攻关破局。
为解决这“三个不得不得关口”,我在当时提供的对策是“三个相对”。即:中央必须相对集权;地方必须相对分权;纪检监察司法必须相对独立或垂直。
这“三个相对”用的是一个原理,那就是权威高度与权威管辖的面积成正比。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选择了以强高压反腐来打开局面,从而树立威信。
十八大这五年,落马的高官相当于前三十年的总和;这五年处分的人数,超过去十年的总数;查处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共计52人,占了总数503人的10%!这五年,平均每天:处分842人,处理违反八项规定140人,进监狱32人;平均每月:“落马”7名中管干部,处分 148名厅局级干部和1050名县处级干部。
回顾这五年,反腐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亮点,而且中国的反腐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挽救了民族国家!
在如此严格正风执纪、强高压反腐下,“三个相对”,即:中央相对集权、地方相对分权(行政监察从政府序列分立出去,成为相对独立的国家监察)、纪检监察司法相对独立或垂直开始实施,反腐的危局、党建的僵局、治国的困局开始突破,腐败增量明显遏制,腐败存量不断减少,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
从而为解决两极分化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宪法修改的建议。
在宪法修改的讨论和征求意见中,一些人对取消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制,议论比较多。针对热议,我谈三个问题,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一、确定性的问题
十八大五年的强高压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如何巩固发展已经形成的压倒性态势,党中央当机立断,作出两大重要决策:其一,六中全会上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其二,确立核心11天后,公布了在三省市开展“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试点。这两项重大决策,都属于空间上的确定性。即:核心在全党和党中央的确定性;三省试点在全国先行先试的确定性。
这两个空间上的确定性,满足了“三个相对”的要求——中央相对集权得以实现,地方相对分权得以试点,纪检监察司法得以相对独立或垂直得以开展。但是,上述确定性,都属于空间上的确定性,而缺乏时间上的确定性作保证。三中全会提出宪法修改的建议,取消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两届的限制,有利于通过时间上的确定性(不受原两届任期的限制),巩固已经形成的空间上的确定性(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因为,只有空间上的确定性,而无时间上的确定性,空间的确定性既难以稳固,也难以延续。
如果说,用时间的确定性,来确保和延续已经形成的空间确定性,是在反腐危局、党建僵局、治国困局开始突破,亟须迅速扩大战果的当务之急。那么,当前取消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两届的限制,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我国现行最高领导的“三位一体”领导体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领导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是我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治党治军治国的成功经验。我党在近70年的执政史中,由于各种原因,先后出现过三次“三位两体”或“三位三体”的情况,但没有一次超过8年。因此,最高领导“三位一体”领导体制,经受了长期执政的检验,证明符合治党治军治国的现实需要。
确定性的历史任务,呼唤确定性的历史担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体现了立党的初心,革命建设时期的初心,更体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初心和遗愿。邓小平逝世的当年,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十九大报告对此进一步明确。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的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的具备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当年的解放思想、破除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如果没有小岗村、凤阳县等包产到户、深圳等经改特区的敢闯敢试敢冒敢为天下先的试点,今天的中国,要么同当年的苏联东欧一样演变剧变,要么成为特大版的北朝鲜!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还必须认真反思,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仅难以巩固,而且会得而复失! 十八大前,只搞经改不搞政改,这种跛脚前行、单兵突进式的改革,使我们政治生态出现了严重问题。一是党群关系日益疏离,二是干群关系日益紧张,三是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四是腐败越演越烈,五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日益降低。于是,不少人产生了仇官仇富心态,一些党员群众希望再搞一次“文革”,来解决当前严重的腐败和两极分化问题。习近平同志是在经济滑坡下行,政治生态恶化,社会共识难成,文化日渐衰落,环境危机四起,这种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危难之际,为不负众望,当选为党的总书记。他可以选择不得罪,不担当,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坐位十年,击鼓传雷,爱谁谁;也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砥砺前行,反腐败,搞军改,修宪法,推政改,实现中国梦。习总书记和他的团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这是中共之幸,中国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今天的中国,是危险与希望同在,机遇同挑战共存。用时间确定性,来确保和延续已经形成的空间确定性;用“三位一体”的确定性,来避免曾经出现过的“三位两体”或“三位三体”的不确定性;用历史重任的确定性,来确定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定性是中共、中国、中华民族在追梦中的最大公约数。有了确定性的共同认识,才会形成确定性的共同行动,有了确定性的共同行动,才能取得确定性的共同效果。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摆在我们面前,历史的担当者,你确定了吗?
二、终身制的问题
我以为,确定性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来认识。那么,取消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制,是否会导致最高领导职务的终身制?这也是不少人担心的问题。对此,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浅析。
一是从国际共运史来看,职务终身制主要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当苏共亡党、苏联亡国、东欧演变剧变后,职务终身制的严重弊端暴露无疑。到目前为此,除一个自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还保留着最高领导职务终身制外,职务终身制已经进了国际共运的历史垃圾箱。
二是从中共的性质、宗旨来看,职务终身制没有生存空间。认真反思“文革”教训的1982年十二大党章,及其随后直至2017年十九大党章,都有一条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或是由领导机关任命的,他们的职务都不是终身的,都可以变动或解除。”
三是从我党的历史来看,职务终身制已经被摈弃。在我党9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最高领导职务终身制的仅毛泽东一人。这一特例,在今天已无延续的可能。
四是从习近平所接受的教育来看,职务终身制不是他的追求。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组织教育,特别是他父亲习仲勋、母亲齐心对他的影响教育来看,当大官、终身制绝不是他的追求。
五是从习近平追求的目标来看,不是职务终身制,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共的最高领导人中,当过县委书记的有几个,当过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仅习近平一人。他当选总书记的当天,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话既是感动自己的言由心生,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肺腑之言,也感动了别人,感动了事业,感动了中国,相信也会感动世界。
三、规律性的问题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顺应规律,因势利导。《易经》是中国最早研究规律和决策的经典著作。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切中国文化,无不源于《易经》,并由此而发展下去。诸子百家之说,均渊源于《易经》这本书。《易经》有三大原则:一是变易,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二是简易,千变万化的事物,总有你不了解认识的,可一旦把握规律,却又相当简单;三是不易,万事万物尽管千变万化,却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重要的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一是从文化自信出发,努力研究和把握规律性。我们党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懂得了摈弃苏联模式两个根本性弊端的重要,明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知晓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紧要。
二是从第五个现代化,看改革总目标的规律性。无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六十年代,所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其实都只是“用”的现代化,而非是“体”的现代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才是“体”的现代化,既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规律,也为近200年的“体用之争”,画了个圆满句号。
三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只有一个地球”的规律性。“汉语拼音之父”百岁老人周有光,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既要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更要从世界的角度看国家。此观点从一个百岁老人口中说出,对在场的我,有醍醐灌顶的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复强调“美国第一”。其实,这不过是从美国的角度看世界,充其量加入了精明商人的视角和算计。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从世界的角度看国家,体现的是符合并顺应世界时代潮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大视野、大胸怀和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