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电纸书,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一个个与阅读有关的新鲜词汇不断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数字时代媒体发展已呈现井喷之势,应对数字时代媒体发展挑战----“两岸六方媒体高峰会议-第五届3+3传媒论坛”11月29日在台北开幕,主题:“数位汇流下的媒体发展”、也就是大陆所说的数字化融合下的媒体...
电纸书,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一个个与阅读有关的新鲜词汇不断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数字时代媒体发展已呈现井喷之势,应对数字时代媒体发展挑战----“两岸六方媒体高峰会议-第五届3+3传媒论坛”11月29日在台北开幕,主题:“数位汇流下的媒体发展”、也就是大陆所说的数字化融合下的媒体发展。来自苏浙沪港澳台六地的百余位两岸媒体资深人士与会,香港代表团由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姜在忠担任团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张国良担任名誉团长,本刊总编辑韦燕、常务副总编胡树萌等作为香港代表团成员赴台出席。台北市副市长陈雄文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他称赞两岸媒体交流日益活,他说,未来要增进两岸民众的感情,还是需要媒体的努力,相信本次论坛能对此有所助益。云端是未来媒体业趋势,他代表台北市欢迎各位嘉宾莅临。面对社群网路强势、数位汇流成为必然,两岸传媒彼此皆期望能在多方交流下,取长补短,期盼两岸持续用开阔的触角与开放的心态齐头并进。
过去几年中,国际上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电子书发展十分迅勐。不久前美国发布的数据显示,电子书占该国整个大众出版市场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了6.4%,3年间已经增长了近13倍。今年5月,亚马逊宣布其电子书的销售已经全面超过了包括精装版和平装版在内的所有类型印刷书的总和。
台北市报业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圣芬在论坛会上表示,在往届论坛基础上,两岸及港澳同行共同探讨因应时代及科技发展的媒体转型之道,分享经验,相互启发,是大有裨益的。
围绕数位汇流---数字化融合下的媒体发展这一主题,论坛设置了12个专题报告。包括《媒介融合下,报业发展的变与不变》、《新媒体生态中的电视新闻思考与实践》、《微薄之与传媒的双重意义》等。有嘉宾提出,在当代即时传播技术平台上交互融合之后,所催生出来的新媒体,对资讯资源的聚集可谓创造出了一种海量奇观。而对于报刊、广电这样的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更是从传播技术到运营观念都展示了其巨大的冲击力量。它给传统媒介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传统媒介要以技术力提升传播力,以积极的心态全力探索媒介融合的路径,但同时在创新求变中还要有所坚守,要坚守优秀文化的传播理念不变,以公信力、品牌力提升影响力等。
江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周跃敏表示,在媒介融和的背景下,报业的现代转型不仅要倚重传播技术的提升,更需要文化、精神的坚守,以报纸的文化品格重塑报业魅力。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兼院长陈清河认为,报纸产业无疑面临着向网络化转化的趋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传统媒体最大的危机不在于传播技术的变化,而在于从业员的敬业、趣味和文化内涵。纸媒不会消失,但收费报纸必须专业化。
台湾联合线上公司董事总经理刘永平介绍传统媒体转战数位时代的实战经验时指出,人们仍然需要经过专业企划、採编和整理的优质资讯,印刷纸媒不会消失,但会成为分衆产品和衆多载具之一。至于网络策略包括:拥抱和利用社群媒体、本地化、移动化和商务化。
来自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的广播电视界代表的发言,展示了内地电子媒体正全速拥抱互联网和微博等新媒体,各种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工程如火如荼,包括利用新媒体作为讯息来源、讯息传播和延伸,以及与观衆互动的平台。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主任何舟介绍了传播教育应对新媒体兴起的经验。
《澳门日报》助理总编辑曾艺则在介绍微博等自媒体的影响力时提到,传统媒体必须意识到本身的专业缺失和技术局限性。包括借助专业力量重建和巩固公信力,借助新媒体做到传播讯息的即时性、个性化、互动性和社交性。
台北报业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圣芬在总结时指出,传统媒体必须与时俱进,除了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更要主动发掘读者的需要。他又指出连续举办五年的3+3论坛取得很好成绩,希望未来能继续发挥业界深度交流的平台功能,越办越好。
本刊总编辑韦燕表示,我们将正确应对数字化挑战,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超越界别局限,树立全媒体理念,从而推动传媒出版业在数字化轨道上实现新的繁荣发展。此次论坛成为两岸新闻界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邀请香港、澳门及大陆媒体来台湾参观访问、座谈研讨,通过采访报道,使广大读者用更加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了解台湾。
论坛举行期间,台北市政府和新北市政府分别宴请六方代表团成员,前“行政院副院长”、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出席了宴会。
与会人士还前往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进行参访交流。